鹿泉区,石家庄市辖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东麓,鹿泉的名字来自于韩信射鹿得泉的传说。
1.鹿泉区的基本概况:
鹿泉区,隶属河北省石家庄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东距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15公里,并与正定县、栾城区接壤,北与灵寿县、平山县为界,南接元氏县,西临井陉县,总面积613平方千米。鹿泉区辖9镇、3乡和3个省级开发区。鹿泉区常住人口58万人。
2.鹿泉区的自然条件:
鹿泉区地形总趋势为西高东底,西部属太行山余脉,为低山丘陵区,区间基岩裸露,山峦起伏,沟谷发育。
鹿泉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干燥,多西北风。
3.鹿泉区的历史文化:
鹿泉历史底蕴深厚,人文荟萃,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达4000多年,战国时称石邑,隋设立鹿泉县,唐改称获鹿县,金、元时称镇宁州,明清恢复获鹿县建制。鹿泉汉唐文化厚重,鹿泉的名称就来自西汉名将韩信寻找水源、“射鹿得泉”的传说,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所、兵家必争之地,是“背水一战”古战场。境内现存秦皇驿道土门关、文化遗迹封龙书院、道教名观十方院、佛教圣地龙泉寺等文物古迹29处。这里儒释道文化融合共生、农耕商旅文化交相辉映,红色文化更是熠熠生辉,《人民日报》在此创刊,华北军政大学、中央外事学校旧址,见证了老一辈革命家在鹿泉的峥嵘岁月。
土门关,又称土门口、井陉口、井陉关,即太行八陉之第五陉,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西部的东、西土门村间,是太行山内一条隘道、华北平原的重要关隘。广义的井陉关指的是西起娘子关、东至土门关的整条峡谷通道,而狭义的井陉关指的就是东边的土门关。时至今日,土门关三座阁楼上,仍保留有“三省通衢”“晋陕通衢”“土门关”等字样。清代举人魏琇在《初修土门西阁记》称:“土门重地也,东扼滹水燕赵疆焉。其西南万峰插天,羊肠一线。而远通秦晋,诚东西之咽喉,而往来之冲要也。汉唐时为关隘,屯兵宿戌,几与潼关蒲坂等。”曾经的土门关南临卧鱼山,北靠莲花山,村边有太平河水流过,自然环境极其优美。在时代的变迁中,土门关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鹿泉区北白砂舞龙是一项传统民间花会表演活动,起源于清代初期,迄今已有二百余年历史,因其龙身长、套路多、阵容大而闻名于世。水峪村花脸跑驴秧歌队表演的《花脸跑驴唱大戏》,则将水峪丝弦、秧歌与跑驴相结合,通过精致的戏曲扮相、欢快的节奏、灵活的舞蹈动作表达了老百姓欢度幸福年的愉悦之情。
4.鹿泉区的经济发展:
鹿泉区作为石家庄市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的承接地,鹿泉经济开发区目前已聚集中国电科13所、54所、海康威视、远东通信、中瓷电子、银河微波等900多家电子信息企业,在集成电路、现代通信、汽车电子、软件研发等领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全国知名的光电子、微电子和通信产业基地。
绿色食品业,聚集了君乐宝、洛杉奇、康师傅、稻香村、泸州老窖、习酒、全兴等18家知名食品企业,形成了以乳业产品、果蔬饮料、粮油制品、肉禽制品等为主的食品产业链,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智能制造业,聚集了科林电气、天业电气、天润电气等企业,形成了智能电网设备制造、电子元件制造、智能电子仪表制造等产业链。现代服务业,引进建设了通用365电子商务智慧谷、九州通医药电商产业园、北国奥特莱斯城市综合体、北国大型主题乐园等现代服务业项目,实现了增效益和聚人气的互利共赢。
5.鹿泉区的交通区位优势:
鹿泉区位优势突出,交通便捷,自古就是三省通衢,晋冀交通之咽喉,素有“一京二卫三通州,比不上获鹿旱码头”之美誉。距石家庄市中心15公里,距石家庄民航机场20公里,境内有京广、石太、大宋铁路,京深、石太、青银、张石等高速路,107、307国道公路穿境而过,形成与省会石家庄“1刻钟通勤圈”、与京津“1小时交通圈”;10个高速互通和毗邻的国际机场直通国内外各大城市,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青睐之地。
6.鹿泉区的旅游资源:
君乐宝优致牧场,坐落于鹿泉区铜冶镇,依托现代化牧场通过奶牛科普馆、挤奶大厅等设施,全面地展现了奶牛的历史文化、品种繁育养殖饲喂、挤奶加工等科普知识。君乐宝乳业工业旅游区,是集牧场体验文化、文化科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观光牧场。
抱犊寨,旧名抱犊山,古名萆山,位于石家庄市鹿泉区,是一处集历史人文和自然风光为一体的名山古寨。系国家4A级旅游区、河北省旅游先进单位、石家庄十佳旅游景区。
龙泉古镇景区,古镇建筑材料采用花30多年时间在全国陆续收集的有着百余年历史的成套老房子、老门、老桥、老石刻等老物件异地重组复建而成的一座大型明清、民国古建筑集群。
石窑小镇,位于鹿泉区石井乡岸下村,北靠栈道路,南向抱犊寨,两山一沟颇具自然特色 。百年岸下村是典型山村,有古老山村的风貌,保留大量石窑古旧民居,分别展现了现代、清末、民国等不同风格。
7.鹿泉区的特产名吃:
谷家香椿,鹿泉区谷家峪村特产以香椿最为有名,获批“中国地理标志”商标产品。“谷家”香椿属紫油椿,为椿种中极品,香味浓郁,脆嫰多汁,味甜无渣,其营养成分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等均高出普通香椿1倍。
羊杂羔汤,鹿泉的羊杂羔汤主要出自李村一带。需将新鲜羊骨加冷水(要求水质较好的净水)和所需调料后,放在炉火上慢慢熬成有一定浓度和白度的羊骨汤,然后根据客人的口味加入清洗干净并煮熟的羊肉、羊肾、羊肚、羊脑等食用,具有平喘滋阳、止咳等功效。
五街、六街烧饼,鹿泉土生土长的人都知道,好吃的烧饼就在获鹿镇五、六街。这里用缸烧出的烧饼不糊、面光,四角方形,鼓胀焦黄,层层皮薄,酥脆清香。
卷煎假肉,发源于鹿泉南部地区北故邑村的一项传统烹饪手工技艺,卷煎假肉是以面为主要原料的系列菜品,由糖卷煎、菜卷煎、溜溜渣丸子和假肉四道菜组成,因其制作材料以面为主,又被称作“四面菜”。
注:欢迎交流学习,如有雷同请告知,有不足请指正。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