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腹部。“水、田、林、湖、荡”浑然一体,湿地、平原、水网风情各异,独特的垛田地貌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目录。这里是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享有“中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的美誉。
1.兴化市的基本概况:
兴化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泰州市代管,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处江淮之间,里下河地腹地,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且雨热同期。兴化市总面积2393.35平方千米,辖3个街道、22个镇、1个乡,常住人口112.26万人。
2.兴化市的自然条件:
兴化市地势低洼平坦,地面高程在1.40米~3.20米之间,平均高程1.80米(废黄河高程系,下同)。境内地势东部、南部稍高,西北部偏低,为周边高中间低的碟型洼地,是里下河地区建湖、兴化、溱潼三大洼地中最低洼的地方,俗称“锅底洼”。
兴化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丰沛,且雨热同期,光、温、降水配合比较协调。
3.兴化市的历史文化:
兴化人杰地灵,名人辈出,有古典文学巨著《水浒》作者施耐庵,明代三任宰辅高谷、李春芳、吴生生,明 “嘉靖七子”之一、文学家宗臣,“东海贤人”韩乐吾,清代画派“扬州八怪”中的代表人物郑板桥、李鳝,著名文艺理论家、“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经学家、扬州学派早期代表人物任大椿、顾九苞,国学大师李详,江淮名医赵海仙等。近代,从兴化走出去的学者还有生物学家李继侗、化学家纽经义、地理学家李春芬等。
茅山位于兴化南部,民间文化饱蘸长江文化的浸润,特殊的地域环境和悠久的文化传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民间音乐——茅山号子。以茅山为中心,在兴化蚌蜒河南部地区一带流行。它并不是一般的劳动号子,而是在田间劳动时一种领呼式的歌唱,称“号子歌”比较恰切。茅山号子早期来源大约与明代俗曲有关,记载见于明清地方志见闻。20世纪50年代,随着新民歌运动的兴起,茅山号子广为人知。1956年,茅山曹家舍农家姑娘朱香琳将茅山号子唱到了中南海。2011年,茅山号子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淮剧是江淮流域重要的地方戏剧,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兴化位于里下河腹地,是淮剧艺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淮剧形成初期,广泛吸收民歌号子、说唱弹词、香火戏的精髓,里运河东西唱腔各具特色。
4.兴化市的经济发展:
大闸蟹是兴化的特色产业作为“中国河蟹养殖第一县”,兴化境内湖泊密布,河道纵横交织,适宜河蟹生长。郑板桥有诗赞曰:“半湾活水千江月,一粒沉沙万斛珠”,兴化为优质淡水螃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兴化大闸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博螯、捷足”的特点,脂膏丰满纯正、肉质玉白爽嫩、蟹黄晶红油润、入口鲜香溢甜。先后获评国家地理标志集体商标、江苏省十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农业农村部2022年农业品牌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因发展势头强劲,如今河蟹产业已成为兴化水产养殖的特色产业、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
兴化市拥有各类不锈钢中小企业2000多家,域内戴南镇是远近闻名的“中国不锈钢制品名镇”,不锈钢产业入选全国百佳产业集群和江苏省重点培育的千亿级产业集群。
兴化文旅产业繁荣发展,因水而生、因水而兴,“水、田、林、湖、荡”浑然一体,湿地、平原、水网风情各异,独特的垛田地貌成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目录。这里是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是中国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
5.兴化市的交通区位优势:
兴化位于长三角都市圈的中心区域,作为江苏地理位置的中心,兴化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兴化是江苏有标识的地理中心。兴化地理位置优越,随着建兴高速、宁盐高速、兴东高速等陆续开工建成,承南启北、连接东西的区位优势将更加突出。尤其是盐泰锡常宜铁路即将开工,兴化将全面融入长三角“1小时通勤圈”。
6.兴化市的旅游资源:
千垛景区, 该景区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全球四大花海之一。景区自然地貌称之为垛,风景区里港汊密集,河如阡陌。郑板桥曾用“百六十里荷花田,几千万家渔鸭边”这样的诗句描绘夏季荷塘的那种无边无垠的感受。每年四月,油菜花开,更有另一番浪漫光景,万亩油菜花海如漂浮于水中,云蒸霞蔚,水漾花娇,如梦如幻,煞是壮观。春去秋来,在这千垛田间,见万寿菊花,黄叶纷飞,妍丽雍容,在重阳雨后,闻菊酒,品肥蟹,看万花黄透,真可谓美不胜收。
金东门老街,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明清以来,由于商业发达,日进斗金,街区因此得名“金东门”。街区保护面积5.33 公顷,发展脉络分明,街巷肌理清晰,以东城门外大街为主轴,东西走向,长1200米,拥有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和鱼骨状街巷体系,保持和沿袭明清时期传统风格特色。金东门老街历史传承悠久,历史遗存丰富,原住民近5000户,布有庙宇、府邸、牌坊、名人故居、商贾大宅、古树、古井等历史遗存,形成多元文化载体,堪称里下河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历史街区。
沙沟古镇,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位于兴化市西北隅,地处泰州、盐城、扬州三市交界处。境内地势低洼,四面环水,有“一湖五荡”,至今仍保持独特的水乡风貌,曾经两度建市、一度建县。现保存完好古民居72000 平方米,古巷道75条,其中明清建筑36000 平方米。大士禅林内有国内罕见的菩提圣树、元代香橼、万朵紫薇、百年银杏等许多珍贵稀有的名木古树,见证古镇悠久的历史。
李中水上森林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自驾游基地。船行林海里,云在水中飘,这是李中水上森林最大的特色。在船只上,栈道旁,林中十万株杉树傲然参天,树梢之上,益鸟欢聚,鸣叫雀跃;沟壑内水光泛金,鱼翔浅底。每每黄昏来临,百鸟归巢,遮天蔽日,景象壮观。景区设有苏中最大的“雾森”景点,能有效结合森林环境产生被誉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在清新纯净的亭台小榭中,小憩品茗、纳凉闻莺,怡然自得,悠哉乐哉。
7.兴化市的特产名吃:
藕夹子,盛产在水域淤泥中的藕,切片在里面夹一点肉末,外面裹上脆糊油里一炸,外面酥吃到里面藕肉鲜。“藕夹子”是兴化当地的叫法,在淮扬菜谱中这道菜叫“藕合”。“藕”与“偶”谐音,“偶”即成双成对,“合”即和合如意,寓意合家欢乐。 刚出锅的藕夹子色泽金黄,吃起来油而不腻、藕香浓郁,让人回味无穷。
兴化熏烧,属于一种卤味,它是将鸭、鹅、猪头、猪尾、猪肠、牛肉之类,加五香、八角、花椒、桂皮等大料,在大口锅里煨煮,煮到肉香弥漫时,这熏烧就算是做好了。这些肉类在熏烧过之后,油光喷香,色味俱佳。熏烧,流溢出的终究是市井气息,乡野风味。熏烧不是正菜,不上酒席的。每天傍晚,大街小巷就会冒出卖熏烧的板车,板车上用玻璃制成半米多高的罩子,各式熏烧就放在罩子里,既可以避蚊虫,又可以挡住灰尘。
臭干,在兴化的街头巷尾,常见一些小贩支起一只油锅,摆上成箱的臭干,随炸随卖。炸过的豆腐干变成金黄色,皮略起酥,再配以辣椒酱、米醋,一口咬下去,水大椒的辣味、豆腐的香味夹在一起,真的是其味无穷。浓郁的香味弥漫在周围的空气中,让人未谋其面,先闻其香。吃到嘴里,辣椒、油炸和豆腐的香味和在一起,随着轻轻一咬,外皮脆脆的,里面嫩嫩的,热气将这些味道激发出来。
兴化大闸蟹,兴化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兴化市内湖荡密布,河道纵横交织,湖荡内水草丰美,为优质淡水螃蟹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兴化大闸蟹具有“青壳、白肚、金爪、黄毛、博螯、捷足”的特点,脂膏丰满纯正、肉质玉白爽嫩、蟹黄晶红油润、入口鲜香溢甜,深受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多个品牌的大闸蟹入选“中国十大名蟹”、荣获“中国名蟹金奖”。
注:欢迎交流学习,如有雷同请告知,有不足请指正。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