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地处闽赣边界、武夷山麓中段,是八闽大地的起源地,福建“母亲河”闽江发源于此,素有“闽地之母、闽山之巅、闽水之源”之称,也是中国建莲之乡、黄花梨之乡、无患子之乡和全国杂交水稻制种第一超级大县。
1.建宁县的基本概况:
建宁县,福建省三明市辖县,南唐中兴元年(958年)置县,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位于武夷山脉中段,东接泰宁县,南邻明溪县、宁化县,西北与江西省南丰县、广昌县、黎川县接壤。 县域面积1716.34平方千米。建宁县辖4个镇、5个乡, 县人民政府驻濉溪镇黄舟坊南路葫芦坑1号。 建宁县常住人口为11.20万人。
2.建宁县的自然条件:
建宁县境内丘陵起伏,植被茂密, 四周高山环抱,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7.4%,平原、盆谷仅12.6%。地形四周高中部低,呈阶梯状下降,表现为明显的层状地貌特征。
建宁县地处中亚热带,属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又有大陆性山地气候特点。冬季气候寒冷,夏季昼夜温差大。
3.建宁县的历史文化:
建宁是千年古韵之城。古为绥安县,公元958年置县。建宁历代名人辈出,如唐末工部尚书陈岩、晚清爱国诗人张际亮等,是台湾首尊肉身菩萨慈航法师的故里,现有“历史文化名村”上坪古村等数十处古迹,傩舞、宜黄戏等民俗历史悠久。
建宁是红色革命老区。曾为红一方面军暨中国工农红军总部(总司令部、总前委、总政治部、中革军委)和闽赣省省委、省苏维埃政府重要驻地,是闽西北革命根据地和闽赣省的革命中心,是红军无线电事业的发祥地和红一、红三军团山炮连的诞生地,五次反“围剿”均与建宁紧密关联,革命战争年代8000多建宁子弟参加红军,到达陕北仅剩4人。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10大开国元帅中有8位、10位开国大将中有6位在这里战斗生活过。
4.建宁县的经济发展:
建宁县是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国家级制种基地县”,全国每十粒杂交水稻种子中,就有一粒来自建宁。2024年,全县早、中、晚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共有16万亩,预计产量可达3.72万吨,可实现总产值22.32亿元。这些水稻种子将销往全国各水稻产区和菲律宾、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形成了“北张掖、南建宁”两大主要农作物种子品牌格局,稳稳地撑起了“中国人的饭碗”。
好山好水出好物。建宁县是著名的建莲之乡、黄花梨之乡、无患子之乡、梨产业龙头县,也是全国最大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农产品品种繁多、品质优良。建宁县充分发挥资源禀赋,聚焦莲子、种子、桃子、梨子、无患子“建宁五子”及奶、笋、粮油、茶叶等“5+N”产业,打造莲子、种子、梨子、桃子、乳业等特色农业种养基地。基地常年稳定杂交水稻制种15万亩以上、莲子5万亩、果子13万亩、奶牛养殖1万头。
5.建宁县的交通区位优势;
建宁县为闽赣省际交通枢纽之地,古为闽盐赣米集散之地,今为闽赣省际交通枢纽之地。建泰高速、莆炎高速、向莆铁路、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相继建成通车,南昌至潮州高速建宁段、鹰潭至建宁铁路列入省“十四五”规划,建宁已成为闽赣边界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福建挺进中西部的“桥头堡”。
6.建宁县的旅游资源:
中央苏区反“围剿”纪念园,全国首个以中央苏区反“围剿”为主题命名的专题纪念园,是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实践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首批三明市区域精品研学点,馆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宁红一方面军领导机关旧址、中央苏区反“围剿”陈列馆、大型铜雕“红军颂”、少共国际师主题展陈等。
水尾红军小镇,位于建宁县客坊乡西南部的水尾村,四面山势如牛背,林木葱郁,地势险要,村中地势平坦,是闽江的源头,素有“高山小平原”之称。水尾村又有“小井冈山”“红军小后方”之誉,是中央苏区的重要据点,曾两度建立乡级红色革命政权,被誉为建宁苏区红色小后方,获评第二批“中央红军村”,是有名的鱼米之乡。在这里,可以瞻仰红色旧址、重走红军路看红军剧、唱红军歌,读红军书、出红军操,吃红军饭、宿红军营。
香溪花谷旅游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建宁县濉溪镇东部金铙山下,距离城区7公里,区域内生态环境优越,旅游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完善,旅游交通便利,倾力打造了“一心一带三区”(一心:乡村游客服务中心;一带:碧溪峡谷嬉水休闲带;三区:高峰花海休闲娱乐区、坪上莲海梯田旅游区、大源乡村运动体验区),是集养生度假、休闲观光、农事体验、野趣运动、漂流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金铙山,位于武夷山脉中麓的建宁和泰宁两县交界处,海拔1858米,为福建境内第一高峰,素有“秀起东南第一巅”之美誉。金铙山以奇、绝、秀、幽著称,共有84峰,绵亘300余里。这里山峦起伏,林木繁盛,岩石嶙峋,峭壁耸立。登上主峰白石顶,可眺望闽西北及江西数县风姿,迎接照耀福建的第一缕曙光。
明一天籁牧场,依托建宁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建设以万亩高山生态牧场和生态高新科技产业园为核心的生态全产业链,形成“农牧业+制造业+文旅业”三产合一,建设集特色产业、旅行观光、文创教育等为一体的海峡云上牧歌田园综合体。
7.建宁县的特产名吃:
建宁黄元粿,其起源可追溯至盛唐时期,历经岁月洗礼,至明朝正德年间更是被钦点为皇室御用贡品。其非凡之处,在于巧妙地将食用碱与天然槐米相结合,通过一系列繁琐而精细的手工工艺,精心制作而成。这不仅赋予了黄元粿一股独特的碱香,使之口感层次分明,更带有槐米淡淡的清新与甘甜。
辣肠粉,对于建宁人来说,早上吃上一碗酸辣、爽口的辣肠粉,是一件惬意的事,也是对每一个平凡日子最质朴的热爱。每天卤煮的辣肠是辣肠粉的灵魂,每一块渗透了卤汁的小肠都散发着勾人的魅力。
蜜汁贡莲,被列入《中国闽菜20道精选》,也是福建省百道名小吃之一。它是由粒大饱满的莲子,芳香四溢的蜂蜜,又甜又脆的红枣制作而成的,圆润洁白,色如凝脂,吃起来甜而不腻,软软糯糯,清新爽口。一个个建莲形似铜钱状,有着财源广进的美好寓意。
里心八大碗,建宁县里心镇的传统名肴,顾名思义,八大碗即指席上的主要菜肴数量,因季节更迭偶尔食材也会有些小改变。八大碗食材大多使用当地山珍特产,或本地肉禽,所制作的美食不仅美味还有其特殊寓意,蕴含当地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和祝福。
桂阳萝卜,黄埠乡桂阳村海拔高、早晚温差大,优质的水源和充足的光照,孕育了桂阳萝卜脆甜多汁的口感。桂阳萝卜是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属无公害绿色食品,个儿大、味道清甜、肉质清脆,享誉“萝卜王”之美称。桂阳萝卜富含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健胃消食的作用,生可食,炒可吃,炖食皆宜,还可做为药用,故有“冬白参”的美称,为养生佳品。
注:欢迎交流学习,如有雷同请告知,有不足请指正。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