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古称“临川”临川人杰地灵,文化绵长,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是“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王安石和明代戏曲家“东方莎士比亚”汤显祖的故里。临川自古出才子,历代临川一地的文人墨客灿若星辰,尤以宋明两代最为鼎盛,时至今日,抚州仍然是江西省乃至中国东南地区最重要的优质生源输送地,从抚州临川走出的优秀人才不计其数。
1.临川区的基本概况:
临川区,隶属江西省抚州市,位于抚州市西北部,东与金溪县、东乡区毗邻,西倚崇仁县、丰城市,南濒南城县、宜黄县,北与南昌市进贤县接壤。[1]全区总面积2121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4月,临川区辖23个乡镇、1个垦殖场、5个街道、1个工业园区和1个昌抚合作示范区。临川区常住人口110万人。
2.临川区的自然条件:
临川区地处赣抚平原向武夷山区过渡地带,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南高北低,四周多为丘陵,中间为冲积平原,形成由南向北逐渐倾斜的小盆地。
临川区属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3.临川区的历史文化:
临川是名副其实的“才子之乡”,唐宋八大家独占两元:曾巩与王安石;中国戏剧大师汤显祖创造“临川四梦”享誉中外;理学大师陆九渊,“心学”的创立,抽象发掘强化了人“心”的本原能量,突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超越性。陆象山及其后继者王阳明的“陆王心学”,对元、明、清三代的思想文化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而其“人皆可为圣人”、“百姓日用为道”的命题及其合理内核,则成为李贽、黄宗羲等思想大师诞生的重要源泉。可谓是临川才子天下惊,他们的思想与作为,值得我们用心听。
抚州采茶戏是江西临川传统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采用抚州赣语说唱。旧名“三脚班”、“半班”。清初,抚州诸县连年灾荒,民多流徙,一部分难民以卖艺为生,将当地流行的民歌小调与灯采的表演形式相结合,开始脱离灯采表演,形成独立的“三脚班”,产生了一批单台戏和单台调。其发祥地就是宜黄、临川、崇仁、乐安四县的交界地区。该地区早就流行的宜黄戏,为抚州“三脚班”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学习和借鉴条件。
4.临川区的经济发展:
有色金属产业是临川区的首位产业,着力打造省级有色金属加工基地,培育有色金属特色产业集群,临川区以打造省级有色金属加工基地为目标,着力培育有色金属特色产业集群,引进一批产业规模大、创税能力强的大项目。目前,临川区有自立铜业、恒吉集团、安通新材、浩博新材等有色金属加工企业16家。
“金山银山不如抚州荣山”,“金草银草不如临川荣山灯芯草”,说的正是中国最大灯芯草生产基地之一的临川区荣山镇。临川荣山灯芯草已有数百年种植历史,是当地有名的农副产品,过去在经济不发达的年代主要用于照明油灯的灯芯。随着时代发展,临川荣山灯芯草的作用已远远超出点油灯这一价值。它的茎可编草席,茎皮可以做榻榻米和蓑衣,灯芯可以做枕头芯、蜡烛芯,灯芯草草壳还是制作纤维的材料,临川荣山灯芯草还有许多药用功效,其全身都是宝。
5.临川区的交通区位优势:
临川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是“南昌远郊、闽台近邻”,处于省城南昌一小时经济圈,临川区有福银高速公路、抚吉高速公路、抚金高速公路、东昌高速公路等四条高速和316、320国道、昌厦公路等多条国、省道穿境而过。境内的铁路有昌福铁路、抚乐铁路两条铁路。
6.临川区的旅游资源:
仙盖山,位于抚州临川区连城乡境内,仙盖山农业观光园距市区不到20公里。古人有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仙盖山有一寺庙,名曰仙盖寺。拥有美食体验园、植物园、马术园、游乐园、野生动物园、农耕文化博览园、中医药产业园、百果园以及手工坊,涵盖了大大小小两百多个项目。
文昌里历史文化街区,文昌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故里,是戏曲文化、宗教文化、商帮文化、码头文化、临川才子文化、忠孝文化、民俗文化的聚集地。景区历史文化核心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包括《牡丹亭》(《还魂记》)、《邯郸记》、《紫钗记》、《南柯记》四剧。以《牡丹亭》为最闻名,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便是其中流传千古的名句。
王安石纪念馆,坐落于临川区赣东大道南端,始建于1986年,占地约20亩,馆内设计采用江南园林意境和宋代建筑遗韵的仿宋府第园林式建筑群。古色古香的园林建筑风格秀逸超脱,与馆内门楼、隐壁、水榭、游廊、碑廊、亭台、荷池、曲桥等景致浑然天成,翘角飞檐,圆柱简瓦,绿木葱葱,修竹掩映,饱含传统文化内涵,处处散发出浓郁的书卷气。
三翁花园,翁是指汤显祖、莎士比亚、塞万提斯这三位文学巨匠,临川正是戏曲之乡,三翁花园分布于凤岗河东西两岸东岸建有四季花园、玫瑰园阳光大草坪等,突出欧式园林风格西岸建有玉茗阁、玉茗园古戏台、罗汉松园等突出中国古典园林风格花园以植物造景为主,营造百花齐放四季如春的园林生态环境。
7.临川区的特产名吃:
临川菜梗,选用优质芥菜梗为原料,经特色腌制后配以辣椒、大蒜等辛辣佐料腌制而成,形成辣中有咸,咸中带甜的特色风味。临川菜梗实际上是一种笼统的叫法。根据原料的不同一般分为菜皮,菜肉和菜梗,菜梗又有萝卜菜梗,芥菜梗和白菜梗三种。
临川牛杂,一道鲜、脆、辣、爽嫩而不油腻的菜肴,其品种繁多,凡牛身上的都可入菜。如牛肚、牛肠、牛肝、牛鞭、牛筋、牛骨、牛脚等均可做成一道道美味佳肴,其中最有特色要数"红烧牛鞭"和"牛百叶汤"。
冻米肉丸,临川的传统名菜,它以冻米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制作而成。冻米肉丸不仅外观漂亮,而且口感鲜嫩,沾上白间的红,非常美观。它不仅具有调理贫血、补虚养身和调理滋阴的功效,还有着软软糯糯的口感,非常适合作为小吃或者下酒菜。抚州特产中有很多种冻米肉丸,但冻米肉丸因为制作方法独特,所以最为出名。
临川泡粉,抚州地区传统的知名小吃,具有久煮不糊、久炒不烂的特点。主要以优质大米为原料,经过浸泡大米、石磨磨米、布袋过滤压浆、揉粉成球团、锅内煮熟、石臼打烂、搓成长团放入铁制粉筒压榨,通过铁底板小孔压出粉丝、成形于汤锅中煮沸捞起、再放入冷水缸内冷却、最后捞起待用等多道工序,从外表看上去非常洁白细嫩,尤其是刚煮好以后从汤水中捞出来,感觉就像白玉一样。吃法有很多种,可做成炒粉、煮粉、泡粉、拌粉等,通常会采用熬制了四五个小时的大骨汤或鸭汤作为汤料,再加上一道抚州的特色辅助小菜:牛杂(或猪杂),海带丝,泡发的柚子皮,味道极其鲜美。
注:欢迎交流学习,如有雷同请告知,有不足请指正。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