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之名的由来,是取其境内两大胜地——江宁府和苏州府的第一个字组合而成的。南京的简称为“宁”,足以说明历史上江宁的重要位置以及它与南京的密切关系。
1.江宁区的基本概况:
江宁区,江苏省南京市辖区,南京市五个郊区之一,位于南京市东南部,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和创新基地,国家东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交通物流枢纽和空港枢纽,江宁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主城,航空、航运、铁路、公路交通体系汇聚,是南京对外沟通的重要枢纽。江宁区下辖10个街道,136个社区、71个村,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江宁区常住人口为198.52万人。
2.江宁区的自然条件:
江宁区境内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常态地貌有低山、丘陵、岗地、平原和盆地,其中丘陵岗地面积最大。地势南北高而中间低,形同“马鞍”。
江宁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雨热同季,天气的变化比较复杂,常出现春秋季低温冷害、雨涝、台风、寒潮、干旱、冰雹、雷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
3.江宁区的历史文化:
2500年前,吴楚两国连年兵戈相向,激烈地争夺着这块肥沃的土地。《左传》记载:“鲁襄公十年,楚于重伐吴,取鸠鹚,止于衡山。”这衡山便是江宁与深水、当涂交界处的横山。历史上这里首次设县是在秦代,那位“横扫六合”的始皇帝分楚地为四郡,以金陵为郭郡,改金陵邑为秣陵县,今江宁之境大半属之。至于地以“江宁”名之,那是晋代的事了。晋武帝司马炎先于此设临江县。传说他次年南巡到此,因感叹“外江无事,宁静于此”,遂又将临江县改名为江宁县。自此,江宁之名便一直沿用至今。
长江文化、秦淮河文化、湖熟文化在这里融汇,秣陵、丹阳、湖熟西汉侯国的历史文化在这里沉淀。史有“上元之民善商,江宁之民善田,龙都之民善药,善桥之民善陶,陶吴之民善剞劂,秣陵之民善织,窦村之民善刻”之说及“天下望县、国中首善之地”之美誉。
在南京各式龙灯盛行横溪街道的丹阳龙灯是广受欢迎的一种。丹阳龙灯以竹篾扎头尾并圈盘成龙身,从头至尾披上龙衣,以龙珠引导,龙头带动全身摇舞滚翻。演出队伍往往有200余人,浩浩荡荡,气势宏伟。
4.江宁区的经济发展:
江宁开发区在绿色智能汽车产业领域,拥有上汽大众、长安马自达等整车龙头企业,集聚了中汽创智、T3出行等绿色智能网联产业链企业百余家,形成整车及零部件开发、生产、销售和汽车电子产品研发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产业产值近千亿元,已成为全市绿色智能汽车产业集聚的主阵地、核心技术科技创新的新高地。
江宁区拥有全国最大智能电网产业高地,规划了7.7平方公里的智能电网产业园,拥有130多家智能电网企业,形成了覆盖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等六大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在全国同级别区域中智能电网产业集聚度最高,掌握全国智能电网自动化继电保护领域90%以上的技术标准,产值超千亿元。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中,江宁区完成了我国首套5G实验样机系统开发,引进了爱立信、西门子、翔名科技半导体等企业,完成了我国首套5G实验样机系统的开发,形成了以新型显示、新一代无线通信、集成电路等为方向的产业集群,产值近千亿元。
5.江宁区的交通区位优势:
江宁区区位交通优越,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南京都市圈等国家战略的重要交汇点,基本建成集航空枢纽(禄口国际机场)、铁路枢纽(南京南站、江宁站、江宁西站)、水上交通枢纽(滨江港)及城乡主次干道、水路网络于一体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沪宁、宁杭、宁马、绕越等高速成网成环,地铁1号线、3号线、机场轻轨等贯穿城区,宁句城际、宁马城际穿境而过,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节点通道。
6.江宁区的教育优势:
江宁辖区内拥有高校23所,在校师生超35万人,占全市高校总数的1/3,建成了全市规模最大的大学城江宁大学城。
7.江宁区的旅游资源:
阳山碑材景区,阳山碑材是国家AAAA级景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主要分为明文化村和碑材两大主体,明文化村内有镖局、当铺等多种展示明代生活图鉴的古朴街道、建筑。沿石阶而上,可见巨大的碑材伫立于山尖处,蔚为壮观。
南唐二陵,位于江宁区祖堂山南麓,包括李昪及其皇后的钦陵和李璟及其皇后钟氏的顺陵。南唐二陵出土了600多件文物,最珍贵的是彩画,是已知我国室内建筑装饰彩画存世的最早例子。
牛首山景区,牛首山又名天阙山,乃金陵四大名胜之一,位于南京江宁区境内。由牛首山、祖堂山、将军山、东天幕岭、西天幕岭、隐龙山等诸多大小山组成。牛首山属于宁镇丘陵西段南支,山高248米,因东西双峰对峙,形似牛头双角而得名。在南京素有春牛首秋栖霞之美誉,主要景点有佛顶宫、佛顶塔和佛顶寺等。
南京银杏湖乐园,位于江宁谷里街道的银杏湖大道520号以银杏湖为中心,依山傍水乐园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是江苏省规模最大的生态主题游乐项目。乐园分为游乐区、生态休闲区、水世界、商务区、高尔夫球场酒店别墅区等五大区域。
8.江宁区的特产名吃:
湖熟板鸭,“南京鸭都美名扬,江宁湖熟是故乡”,湖熟板鸭,外形饱满,体肥皮白,肉质细嫩,食之酥香。湖熟人发掘出鸭的上百种吃法,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全鸭宴,让人垂涎三尺,再难忘怀。湖熟板鸭最大的特点就是色泽红亮,皮脆肉嫩,肥而不腻,咸淡适宜。
江宁肚包鸡,农家散养的老母鸡配上新鲜猪肚、木耳、枸杞以及菌菇粉等调味增香,小火精心熬制出营养健康的原味鸡汤。每一口都牵动食客的味蕾,百尝不厌。
陆郎茶干,陆郎茶干约有200年历史。陆郎茶干制作工艺主要流布于江宁街道陆郎集镇及其周边地区。豆干色如棕栗,食之香辣可口。陆郎茶干形状均匀,色泽棕褐,饱满润泽,咸甜香辣,口感细腻,味道鲜美。
谷里鱼圆,鱼圆又称“鱼丸子”,在谷里街道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它取料讲究,做工精细,成品鱼圆色泽晶莹剔透,鲜嫩爽口。是喜庆节日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相传1902年,谷里莲花塘村的一位名厨胡长连,应邀到江宁集镇为一名地方绅士富豪主厨制作此菜,端上餐桌,近百位就餐者品尝后,无不交口称赞。从此以后,谷里的鱼圆相继传承。
注:欢迎交流学习,如有雷同请告知,有不足请指正。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