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津是鲁西北德州地区的一座美丽小城,在我看来,宁津是一座低调而美丽的宝藏小城!
宁津,原名临津县,因临鬲津河得名。金天会六年(1128年)秋,县城毁于大水,东迁现址,取"安宁之意",改名宁津县。
1.宁晋县基本概况:
宁津县,隶属于山东省德州市,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冀鲁交界处,东邻乐陵市,南连陵城区,西与北以漳卫新河为界,与河北省吴桥县、东光县、南皮县隔河相望,总面积833平方千米 。截至2022年10月,宁津县下辖2个街道、9个镇、1个乡 。截至2022年末,宁津县户籍总人口48.0493万人。
2.宁津县的自然条件:
宁津县境地处华北平原东部的黄泛区平原之中,地貌为西南高东部低的倾斜地面,有古河漫滩、缓坡、决洼三种平原,局部出现缓岗和河槽,地面形成为高、坡、洼、沙相间分布的黄河冲击地貌。
宁津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宁津县四季分明,春季,降水少,风速大,气候干燥;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降水多。降水期一般集中在7、8月份;秋季,天气凉爽,降水较少,天多晴朗,风和光足;冬季,低温寒冷,雨雪稀少。
宁津县古为九河之地,现为海河流域。河流属漳卫新河与马颊河水系。县境内有鬲津河、胡苏河、古黄河、四女圭减河(现名漳卫新河)、宁津新河、宁北河、宁南河、引黄干渠、张西干沟等骨干河道。
3.宁津县的历史文化:
宁津县战国建县,已有2200多年历史。县内出土有国家一级保护文物——汉代墓葬陶楼,有始建于唐代的李满碧霞祠和建于明代永乐年间的长官清真寺,有600多年历史的奇异之树——杨抱槐,有“三大传统名吃”——长官包子、大柳面、保店驴肉。杂技艺术、蟋蟀文化、美食文化、家具文化、文学书画、剪纸艺术等异彩纷呈,是国务院命名的“全国文化先进县”;宁津杂技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宁津县蟋蟀文博馆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命名为“中华蟋蟀文化第一馆”。
4.宁津县的经济发展:
宁津,构建以家具、健身器材、电梯三大产业集群为主导,以智能装备等六个产业为骨干,以现代产业服务业为支撑的“361”产业体系,多维度推进产业横向联合、垂直整合、跨界融合,不断向全球化、智能化、高端价值链,快速蝶变。
实木家具产业:宁津家具产业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始由加工业户自发形成,经政府引导,逐步由小到大,由散到聚,由弱到强跨越发展成为全县的支柱产业和富民产业,成为宁津最靓丽的名片。宁津县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家具协会联合命名的“中国桌椅之乡”、“中国实木家具之乡”,是“山东省优质木质家具生产基地”、“山东省实木家具示范县”、“山东省出口木质品及家具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区”和“山东省实木家具产业基地”。如今,“互联网+”时代下的宁津家具,用电子商务无线对接时代,践行着“智慧宁津”县域经济的转型升级。
电梯产业:一圈一带的战略版图上,喷薄着宁津电梯特色产业集群。宁津电梯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目前全县电梯及零部件生产企业发展到50余家,其中拥有整梯生产资质的企业8家,各企业自主研发零部件新品种300余种,各类专利授权1100余项。作为江北最大的电梯及零部件生产基地,宁津电梯产业以强大的生产力和科研成果保驾护航,与浙江南浔建立全国首个电梯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创新联盟,优化升级的宁津“智”造向“中国制造2025”全面冲刺。
健身器材产业:宁津县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和中国文教体育用品协会授予中国健身器材生产基地”称号。开发区拥有健身器材生产企业23家,产品涉及力量器械、动感单车、智能体适运动机等室内外健身器材十余个系列300多个品种。产品销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县70%以上的健身器材企业的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
5.宁津县的交通区位优势:
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宁津县地处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大城市圈中心地带,北临环渤海经济圈、南靠省会城市经济圈、东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多条国省道及德滨高速穿境而过,济乐高速、京沪高铁东西并行,区位交通优势突出。
宁津县地处京津石济大城市圈中心地带,北邻天津滨海新区、南靠省会城市经济圈、东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是连接天津滨海新区、黄河三角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区、辽宁沿海经济带中部地区、山东省会城市群中国北方八大经济板块的重要枢纽,是山东省西部经济崛起战略中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黄三角、蓝色半岛经济区、环渤海与西北腹地能源基地链接的重要节点。宁津县地处京、津、石、济、大城市圈中心地带,北临天津滨海新区、南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东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北距北京市300千米、距天津市200千米,南距济南市110千米,西距石家庄市240千米,东距青岛市400千米。
6.宁津县的旅游资源:
康宁湖主题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康宁湖是一座集杂技文化、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水景主题综合公园,也是宁津县打造“杂技之乡,蟋蟀之都,美食之城”的点睛之笔。
蟋蟀文博馆,该馆以“弘扬蟋蟀文化、展现民俗底蕴”为主题,综合运用声、光、电等现代高新技术手段,采取虚实结合、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收藏、研究、展示三大功能,主要包括互动多媒体、浮雕、圆雕、蟋蟀文化故事、蟋蟀标本、书画、蟋蟀用具等,为蟋蟀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交流场所。
《大刀传奇》演艺剧场,《大刀传奇》演艺剧场,是以宁津本土作家郭澄清撰写的长篇小说《大刀记》为原型进行编导的大型杂技情景剧《大刀传奇》,以四幕杂技情景剧为题材,结合宁津杂技的地域文化,发扬红色传统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将杂技、舞美、实景等舞台艺术相融合,场面宏大,用杂技的肢体语言塑造了冀鲁地区人民爱国主义、抗战救国的民族精神。
7.宁津县的特产名吃:
“长官包子大柳面 要吃驴肉上保店”说的就是德州宁津颇负盛名的三大名吃。
长官包子,是宁津县长官镇特有的风味名吃,用料考究,制作精细,选用鲁西黄牛肉 本地小山羊肉为主料,剔筋剁细,搭配葱姜 精制酱油 花椒水调配馅料。
宁津大柳面,源于清朝乾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最初由张家面铺所创。经过张家人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发展,大柳面逐渐形成了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食品。
沈氏扒鸡,宁津县的特产。宁津沈氏鲜扒鸡选料考究,制作精细,经二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具有形美色鲜,肉嫩可口,五香纯正,熟烂透骨之特点。是高蛋白抵脂肪的营养滋补品。素有“中华第一鸡”之称。
保店驴肉,宁津“三大名吃”之一的保店驴肉成名于清朝嘉庆年间,是宫廷贡品,因其风味独特而名扬全国,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之美誉,入选《中国土特产品名吃大辞典》。驴肉属纯天然食品,具有性平味甘、香鲜浓郁、滋阴润燥、养血之功效,极适滋补食用。保店驴肉,质细鲜嫩、营养丰富、瘦而不柴、烂而不散、香味四溢、久放不变、咸淡适口、老幼宜食。且一驴出“八锦”——心、肝、肠、肚、精肉、蹄筋、口条、脆耳。
龙潭扣碗,宁津县传统美食之一,为宁津县“十大乡土特产”,也是鲁北地区的美食。扣碗又称“十大碗”,寓意十全十美,象征着团团圆圆。是许多地方逢年过节餐桌上必备的佳肴,有“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去保店、龙潭扣碗独成宴。”的美名。
宁津,是一座低调的宝藏城市,总有那么多美好等着大家来邂逅。
这,就是宁津!
注:欢迎交流学习,如有雷同请告知,有不足请指正。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