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

祁门县地处安徽南端、黄山西麓,与江西毗邻,属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建县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因城东北有祁山,西南有阊门而得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县,有“千年古县、生态王国、御医故里、红茶之乡”四张名片。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1.祁门县的基本概况:

祁门县,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地处黄山西麓,东北与黄山市黟县接壤,东南与黄山市休宁县为邻,西北连池州市石台县、东至县,西南迄省境,与江西省毗邻。总面积2257平方千米。祁门县辖10个镇、8个乡。祁门县总人口18.3548万人。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2.祁门县的自然条件:

祁门县属皖南山区。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中山、低山、丘陵、山间盆地和狭窄的河谷平畈相互交织,呈网状分布。地势北高南低,黄山山脉自东北入境,主脉西至赤岭口。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祁门县地处皖南山地多雨区,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其主要特征是气候温和,日照较少,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3.祁门县的历史文化:

祁门县是安徽的南大门,属古徽州“一府六县”,它也因古祠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被誉为“徽州古戏台之乡”。这里留下了许多保护较完好、名气较大的古戏台。这些戏台不仅具有地域特色,而且以“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被人称奇,既体现了中国民间古朴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古徽州的乡村文明与风土民俗。祁门县完整地保留着11座明清时期的古戏台,都集中在祁门西乡的新安乡、闪里镇境内,其中新安乡有8座,闪里镇有3座。这里与江西省浮梁县毗邻,同东至、石台二县接壤。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祁门产茶历史悠久。祁门建置前, 属歙州和饶州两地,其东部属黟县,西部属浮梁。所以陆羽所谓”歙州产茶,且素质好”,白居易诗“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等,当都与祁门有关。唐朝歙州司马张途在祁门建县后,写过一篇《祁门县新修阊门溪记》文章。他说,邑之编籍民五千四百余户,其疆境亦不为小。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十七八矣。繇是给衣食,供赋税,悉恃此。祁之茗,色黄而香,贾客咸议,愈于诸方。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4.祁门县的经济发展:

祁门红茶是祁门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自1875年问世以来,便以香高、味醇、形美、色艳“四绝”驰名于世,有“王子茶”“茶中英豪”“群芳最”之美誉,位居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首。1915年,祁门红茶荣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其后祁门红茶三度荣获国际金奖、四次蝉联国家金奖。2022年,祁门红茶制作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5.祁门县交通区位优势:

祁门东临浙江,南接江西,西邻湖北,国道237横贯祁门全境,黄祁景高速、皖赣铁路东西贯通,距离杭州都市圈仅3小时车程,距离黄山机场仅60千米,直通南京,上海,广东,形成了直通长三角华东、华南地区四小时交通网。2023年12月27日上午9时48分,由祁门南开往黄山北的G9238次列车正式发车,在茶乡人民热烈而深情的目光中缓缓驶出车站……这是一个载入“中国红茶之乡”祁门史册的“高光时刻”,标志着祁门县昂首迈进了高铁时代。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6.祁门县的旅游资源:

考坑大峡谷景区,峡谷内有天然石头群“石猴拜佛”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而又得“西游峡”之名。考坑大峡谷纵深近20公里,一直延伸至牯牛降腹部,幽深曲折,景色奇绝。因峡谷内有天然石头群“石猴拜佛”如西游记中唐僧师徒,而又得“西游峡”之名。整个峡谷一分为二,下部为观溪、观石之佳处。其上则林茂草深,坡陡崖险,但景色更加瑰丽雄奇,是探险旅游的好去处。古人有《历峰巅晓日》诗:“朝阳渐丽满天红,共照高峰色倍工。泉光皎洁如垂练,龙窟氤氲若带红。携酒来登巅上坐,文章满目妙无穷”,生动描绘其迷人的风光。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历口镇历溪村,来到历口生态示范茶园基地,云端之上,茶海飘香,一条条绿色的丝带,形成一幅如诗如画的景象。山、水、茶融为一体,置身在翡翠碧绿的茶园中,享受茶园绿意景色,看山看水,享受茶园的一片宁静。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牯牛降风景区,古称“西黄山”,因其峰顶有一巨石,远看似一头大牯牛静卧而得名。牯牛降地层古老、山高林密、地势险峻,保存着非常完整的天然森林植被,生物种类繁多,有“绿色的自然博物馆”和“华东物种基因库”之称,是华东最后一片原始森林。牯牛降是一片清凉的世界,竹排山面千重翠,蔚为壮观。四周群山环抱,奇峰高耸,苍崖吐翠,秀美绝伦。有天然氧吧之称。进入景区,喧嚣只剩下清爽的宁静。这里远离喧嚣,使人心情平静,可体会到真正的山水之乐,感受到无尽的自然之美。这里,险峰沟壑、奇松怪石、烟云飞瀑、佛光晕影,自然景色十分瑰丽;这里,有山有水,有动景、有静景,既雄伟壮观又妩媚绮丽,既古朴宁静又生机勃勃。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祁红博物馆,祁红博物馆通过珍贵文献资料和各种制茶工具,完整展示了百年祁红的传奇历史、产地风貌和工艺传承,是一家集茶文化收藏、研究、社会教育、文化传播及休闲等于一体的红茶文化展示中心,也是系统收藏茶文物、茶叶文献资料的专业场所和茶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7.祁门县的特产名吃: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祁红外形条索紧细匀整,锋苗秀丽,色泽乌润(俗称“宝光”);内质清芳并带有蜜糖香味,上品茶更蕴含着兰花香(号称“祁门香”),馥郁持久;汤色红艳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泡过的茶渣)红亮。清饮最能品味祁红的隽永香气,即使添加鲜奶亦不失其香醇。春天饮红茶以它最宜,下午茶、睡前茶也很合适。祁门茶叶,唐代就已出名。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中和汤,中和原叫作“中河”。相传,南宋祁门籍著名诗人方岳在波阳为官时,衙署在鄱阳湖边。他见中河水秀且自家乡流来,公余便常来河上泛舟。一次在船上煮豆腐块时缺少佐料,因见河中小虾甚多,便捞了一些与豆腐同时下锅煮透,一尝之下,确实味道鲜美。以后他每煮豆腐,均要去中河捞虾米为佐料,还将此菜命名为“中河”,并将其制法带回家乡, 成了宴会上不可少的美味佳肴,其配料也越来越多,味道也就越来越好吃。因“河”、“和”同音,“中河汤”慢慢被人改为“中和汤”,为中和多种美味之意。现在为祁门各类民俗宴请中必上的头道大菜,是祁门饮食文化的典型代表。2022年,祁门中和汤制作技艺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字豆糖,主要材料是黄豆、黑芝麻和蔗糖。制作字豆糖时,必须得熬得住时间、耐得住性子,首先炒黄豆、熬糖稀就费工费时,需要多年的经验,才能掌握好火候。将熬好的糖稀分别与磨好的黄豆粉、黑芝麻粉搅拌均匀,制成一大块粉团。接下来就是关键的拼字环节,需要与时间赛跑,温度低了芝麻粉就不能与黄豆粉黏连。

中国县城概况:祁门——千年古县,红茶之乡!-1

千层锅,如果要选出祁门民间聚餐里受欢迎的祁门美食,那千层锅的地位保2争1,祁门千层锅属于地道的“土菜”系列,其原料多用农家土菜,一层层码放进一口大铁锅中,大火烩煮得透熟,热气腾腾地连锅端上桌。一般情况下顶上盖的一层是红烧肉片,硕大肥实,油而不腻,周围是排列整齐的肉圆,往下有油炸的豆腐、风干的野味、鲜嫩的竹笋、多样的山菜,通常最下端是干菜拌米粉,油足味厚。吃一层,露一层,每层都不同样,每层都有自己的风味,既新奇又有味,而且料多份足。

注:欢迎交流学习,如有雷同请告知,有不足请指正。

磊锅开腔了

于灯火阑珊处,于暗香离别时,未曾放弃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