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简介

电子科技大学,简称“电子科大”,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国家“双一流”、 “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两电一邮”成员;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

学校原名成都电讯工程学院,1956年由交通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的电讯工程有关专业合并创建而成;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61年被确定为七所国防工业院校之一;1988年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由原信息产业部主管划转为教育部主管;2017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2019年教育部和四川省签约共同推进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院系设置: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院(示范性微电子学院)、材料与能源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信息与软件工程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航空航天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学院、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格拉斯哥学院、体育部、英才实验学院、格拉斯哥海南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3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682人,教授699人。有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欧洲科学院院士等高层次人才300余人。其中有两院院士1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7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12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0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78人等。

教学设置;

学校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在第四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学校4个学科获评A类,其中两个学科为A+。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有23个学院(部),本科专业65个。

重点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光学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数量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数学、计算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电子科学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

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网络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电磁场与无线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数学与应用数学等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自动化、金融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电磁场与无线技术、行政管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医学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应用物理学、英语、电波传播与天线、网络空间安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城市管理、物联网工程、应用化学、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工程、航空航天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业工程、电子商务。

学科评估:

电子科学与技术A+、信息与通信工程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光学工程A-、仪器科学与技术B+、生物医学工程B+、管理科学与工程B+、软件工程B+、工商管理B+、机械工程B、材料科学与工程B、控制科学与工程B、公共管理B、电气工程C、化学工程与技术C-。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生物学、系统科学、统计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交通运输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金融、翻译、机械、护理、药学、电子信息、交通运输、临床医学、新闻与传播、材料与化工、工商管理(MBA)、公共管理(MPA)

博士后流动站: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工商管理、光学工程、软件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

科研与实验室建设:

学校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2个,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工业创新中心1个,首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1个,省部级科研机构59个。

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通信抗干扰技术重点实验室

微波电真空器件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极高频复杂系统重点学科实验室

电子薄膜与集成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电磁辐射控制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云操作系统研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研究中心):

下一代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云操作系统研发与应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共建国家工程实验室:

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互联网教育系统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杰出人才:

两院院士;

陈霖、陈星弼、郭光灿、林为干、李言荣、李朝义、李小文、李乐民、张景中、吴伟仁、刘盛纲

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陈旭、蒋亚东、祝小宁、林媛、杨正林、曾勇、彭怡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饶云江、陈华富、邓龙江、蒋田仔、蒋亚东、胡俊、王金淑、林媛、杨正林、杨仕文、李言荣、李宏亮、彭怡、张怀武、宫玉彬、唐小我、刘永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林先其、李强、文岐业、周强、吴传贵

博导风采;(部分)

曹宗杰、陈建文、程建、崔国龙、曾兵、白飞明、班永灵、毕磊、蔡金赤曾葆青、陈海燕、陈益凯、陈涌频、陈瑜、程钰间、楚合涛、邓龙江、董元旦、林媛、牛晓滨、张亚刚、向勇、陈金菊、郝锋、蔡伟照、丁杰雄、杜平安、范守文、韩杨、蒋亚东、刘永、叶茂、于军胜、刘志军、白利兵、陈勇、程洪、程玉华、凡时财、付在明、高斌、侯冬、侯晓荣、陈文宇、蔡洪斌、秦志光、蔡竟业、雷航、罗光春、陈雷霆、张凤荔、刘勇国、佘堃、熊虎、戴跃洪、郭庆、李波、刘强、秦开宇、吴谦、谢思宇、徐利梅、张天良、刘晓、乔梁、 陈龙泉、周柳江 、 杜孟林、齐静波、 严鹏、 徐军 、姚列明 、陈华富、陈意钒、黄 健、廖 伟、林 昊、徐鹏、刘铁军、张涛。

校区情况:

清水河校区

清水河校区位于成都市高新区(西区)西源大道2006号,为学校的法定注册地址。清水河校区占地4000余亩,总建筑面积约70万㎡,种植银杏、楠木、香樟、水杉、桂花等各类乔木2万多株。

沙河校区

沙河校区位于成都市建设北路二段四号。

九里堤校区

九里堤校区位于成都市九里堤西路8号。

永宁校区(在建校区)

永宁校区为在建新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永宁镇东北部,物流大道以南。永宁校区项目的前期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4.28万平方米。该校区承载电子科大医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神经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信息医学研究中心、人工智能及与人工智能交叉学科创新研发中心等,重点聚焦“三医+人工智能”方向本科、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培养。

磊锅开腔了

于灯火阑珊处,于暗香离别时,未曾放弃

相关推荐

西华大学简介

西华大学,简称西华,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 ...

西南科技大学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学校是四川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四川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 ...

西南石油大学简介

西南石油大学简称“西南石大”主校区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由教育部、四川省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