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郑州各地财政收入,郑东新区总量居前,中原区增速出色

2023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收入)完成1165.8亿元,增长3.1%,连续多年保持千亿元规模,其中税收786.4亿元,增长8.6%,收入质量为67.5%,较上年提升3.4个百分点。郑州市一般预算收入增速在全省排名较上年提升7位,收入质量较上年提升8位,有力支持了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市本级(194.04亿)和郑东新区(127.31亿)两地财政收入位居全市前列。其中市本级未能稳定在200亿。市本级2023年财政收入增长-7.3%,处于下降态势,导致总量的降低。郑东新区财政收入增长20.03%,增速高居全市第一,也推动总量以明显的优势领跑各县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核心,郑东新区的税收收入也达到了119.01亿元,同比增长21.14%。税收收入的增长推动了新区的财政增长。

金水区(109.60亿)和经开区(107.99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百亿级别。两地的财政收入稳定在百亿级别。不过金水区的财政收入下降4.1%,增速下降的影响了金水区财政的稳定。金水区要加快财政收入增长的恢复,从而使其总量站稳百亿大关。

新郑市(73.10亿)和航空港区(72.30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70亿级别。 新郑的财政收入的增长较为一般,增长仅有3.0%,增长未能追上全市表现。航空港区增长则为5.4%,增速保持了一定的稳定。

高新区(63.30亿)、巩义市(56.23亿)、中牟县(55.60亿)三地财政收入均在60亿级别。巩义2023年的增长达到6.3%,增速表现出色,位居全市前列。

中原区(51.03亿)和荥阳市(50.34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50亿级别。中原区的增长达到9.8%,增速位居全市第二,呈现了较好的增长态势,成为全市财政收入重要的增量。荥阳的增长仅为0.2%,仅高于负增长的县区。

管城区(46.90亿)、二七区(44.45亿)、新密市(40.90亿)三地财政收入均在40亿级别。二七区2023年财政收入增长8.4%,增速远超其余两地,位居各县区前列。

登封市(31.00亿)和惠济区(26.12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30亿左右。登封增长5.8%,惠济仅增长0.3%,惠济的增长表现不理想。

上街区2023年财政收入为15.20亿,增长3.5%,表现相对较好,但是依然是全市仅有的不足20亿县区。

郑州各地的财政收入在2023年的增长表现整体处于较低的态势,当然也有个别县区表现出色。期待2024年各县区的表现能有更出色的表现。

对于郑州各地在2023年的财政收入表现,你怎么看?

磊锅开腔了

于灯火阑珊处,于暗香离别时,未曾放弃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