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安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收入)完成543亿元,同比增长0.1%。安徽的财政收入在1月勉强保持正增长。安徽的财政收入一直处于增长乏力的态势中,何时恢复成为疑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安徽各地的财政收入表现。
合肥2023年财政收入为143.6亿,增长0.6.%,和全省表现一样,增长都十分乏力,勉强没有掉落成负增长。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04.3亿元,增长1.7%,税收占比为72.6%。税收收入相对稳定,但是增速不够,未能推动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
芜湖2023年财政收入为46.2亿,增长6.1%,其增速位居全省前列。作为全省重要的财政收入地区,芜湖的表现可谓可圈可点。尤其是在合肥增速缓慢的当前,其贡献的增量尤为重要。
滁州(35.0亿 )和六安(30.0亿 )两地财政收入均在30亿。滁州1月财政收入增长0.5%,总量保持在全省第三。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3.4亿元,税占比较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连续第10个月度实现提高。六安的增长为0.5%,表现和滁州一样。
安庆2023年财政收入为26.7亿 ,增长0.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9.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安庆总量保持了一定的增长,依旧位居全省前列。
宣城(25.3亿 )、马鞍山(25.3亿 )、阜阳(25.1亿 )三地财政收入均在25亿级别,竞争十分激烈。宣城2023年财政收入下降7.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5亿元,同比下降12.8%。税收收入的下降是导致其财政收入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
蚌埠(21.5亿 )、亳州(21.3亿 )、淮南(21.1亿 )三地财政收入均在21亿级别。淮南财政收入增长8.76%,增长位居全省前列。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5.4亿元,增长10.7%。税收占比72.8%。非税收入完成5.7亿元,增长3.6%。淮南的税收收入表现出色,推动了财政增长。
宿州(19.4亿 )、铜陵(17.4亿 )、池州(16.78亿)、淮北(13.7亿 )四地财政收入均在10亿级别。其中池州财政收入增长7.7%,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依然延续了去年的良好表现。淮北财政收入同比增长6.0%,在各地市中排名第4位;税收占比77.1%,位居全省排名第1位,财政质量较好。
黄山2023年财政收入为8.6亿,增长-13.13%。其中税收收入5.4亿元,下降5.1%;非税收入3.2亿元,下降24.5%;税收收入占比为62.9%。虽然税收收入下降,但是前五大税种税收收入合计同比增长1%,呈现一定的稳定。
对安徽各地的财政收入表现,你怎么看?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