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行政规划细则

晋城市

晋城市,山西省辖地级市,古称建兴、泽州、泽州府。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全境居于晋城盆地,四周群山环绕,中部相对平坦,丹河与沁河纵流全市,因春秋末年迁晋静公到此而得名,是山西省东南门户。 辖区总面积约9490平方千米;晋城市下辖1个市辖区、4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城区、泽州县、阳城县、沁水县、陵川县、高平市以及晋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晋城市人民政府驻城区凤台西街289号。2022年,晋城市常住人口218.93万人。2022年,晋城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305亿元。车辆牌照代码为晋E。

晋城市行政规划细则-1

晋城市地图

晋城市历史悠久,上世纪出土高都、塔水河、下川等史前遗址。东晋置郡,北魏置州,清置府,是一座千年古城。晋城市古为煤铁之乡,有“九头十八匠”之称。是战国“阳阿古剑”产地,所产泽州铁器、兰花炭质地优良 。蟒河、历山等保护区,生长有猕猴、大鲵等稀有动物,素有山西"生物资源宝库"之称。

晋城市行政规划细则-1

晋城市政区图

晋城市地处山西省东南部,黄土高原东南缘,古称上党高地,地势险要,属于高原盆地地形。全市大部分位居“晋城盆地”之中,除此之外,到处是层峦叠嶂,群峰壁立,山地和丘陵占总面积的87.1%,其中山地占58.6%,丘陵占28.5%。东部、西部和南部,群山连绵;北部和中部丘陵起伏,盆地相间。盆地及山间宽谷占总面积的12.9%。最高处海拔2358米,最低处海拔不足300米,相对高差2000米,大部分地区海拔在800米以上。全市平面轮廓略呈卵形,整个地区的地势呈北高,中、南部低的簸箕状。

晋城市行政规划细则-1

城区

  1. 城区,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居晋城盆地南部,晋豫之交,是晋城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晋城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区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全区白水河、北石店河流经南北,丹河与沁河萦绕其左右。尧、舜、禹时期,《禹贡》记载曰为冀州之域,且属 “ 帝都畿内 ”。传说中的尧封丹朱、蚩尤冶铁、愚公移山、有凤来栖等古老神话均兴于此。辖区总面积142.59平方千米;全区下辖7个街道,1个镇,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北石店镇、西上庄街道、钟家庄街道、东街街道、西街街道、南街街道、矿区街道、北街街道、晋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驻地山西省晋城市城区新市西街。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城区常住人口为574665人。2022年,城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17.2亿元。

晋城市行政规划细则-1

泽州县

  1. 泽州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原为晋城市郊区,1996年改为现名。位于山西省东南端,太行山最南部,晋豫两省交汇处,自古为三晋通向中原的要冲,史称“河东屏翰,冀南雄镇”。泽州县东、西、南三面环山,山岭陡峻,倾向中央,北中部为丘陵地带。地貌呈黄土高原和褶皱山板相间分布,具有山地、丘陵、平川区等多种地貌类型,构成了北高南低波浪式的地貌景观。山地地貌分布于本县东南部的高山地带,境内起伏大,相对高差一般为800米左右,面积197.1万亩,占泽州县总面积的60.8%。本区以急剧的升降结构作用为主,伴之以流水侵蚀及风化剥蚀作用,山体主要由寒武系、奥陶系石灰岩及变质岩组成。多为直立陡峭的单面山及高度不等的突起山峰。尖棱的山脊,重叠的岗峦,陡缓不均的山面和狭窄的山谷。环绕晋城市城区,北与晋城市高平市毗邻,东与晋城市陵川县相连,西与晋城市阳城、沁水县衔接,南与河南济源、焦作交界。东西宽62.75千米,南北长58.85千米。辖区总面积2023平方千米;泽州县下辖16个镇:金村镇、巴公镇、大阳镇、高都镇、南村镇(归城区托管 )、犁川镇、晋庙铺镇、周村镇、大东沟镇、下村镇、北义城镇、柳树口镇、山河镇、大箕镇、南岭镇、川底镇;政府驻地丹河新城。截至2022年末,泽州县常住人口为414643人。2022年末,泽州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556.4亿元。

晋城市行政规划细则-1

阳城县

  1. 阳城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端,晋城市西部。地处太岳山脉东支,中条山东北,太行山以西,沁河中游的西岸。东与晋城市泽州县为界,北与沁水县为邻,西南与运城市垣曲县接壤,南与河南省济源市相连。阳城古称濩泽,清康熙、雍正年间,与陕西韩城、安徽桐城同为文化发达之乡,在泽州府所辖五县中文风最高,赢得了“名列三城,风高五属”的美誉。境内有“中国北方第一文化巨宅”、国家5A级景区皇城相府、有保存较好的明代民居建筑群海会寺、天官王府、郭峪古城等,以及中华名山析城山、蟒河与历山自然保护区。阳城县境内山峦起伏,奇峰叠嶂,沟壑纵横,河流交织。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北部高而中间低,构成了全县高中山区、中山区、低山区、丘陵区和河谷盆地区五大地貌单元。太行山西支伸入县境南部,中条山东支伸入县境西南端,太岳山从北延伸县境中南部。山脉分布为:县境南部有海拔1888.3米的析城山,山顶平阔,面积约20平方千米,称为圣王坪;析城山主峰向四周围延伸,向南面延伸的有风山岭、五斗山、大乐岭、鳌背山;向西南延伸的有小尖山,云蒙山;向东延伸的有指柱山,三盘山。北部、西部分布有牛头山、仙翁山、壑山、白龙山、黄龙山。县境南北长约54千米,东西宽约53千米。辖区总面积1968平方千米;阳城县下辖12个镇、3个乡,另设有1个林场:凤城镇、北留镇、润城镇、町店镇、芹池镇、次营镇、横河镇、河北镇、蟒河镇、东冶镇、白桑乡、寺头乡、西河乡、演礼乡、固隆乡、董封乡、驾岭乡、林场管理处;政府驻地凤城镇新阳东街1号。截至2022年末,阳城县常住人口34.5973万人。2022年,阳城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396.1240亿元。

晋城市行政规划细则-1

沁水县

  1. 沁水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晋城市西北部。中条山东北,沁河中游。太行、太岳、中条三大山系衔接处。县境四周环山、东至老马岭、岳神山与高平市、泽州县为邻;西至东坞岭与临汾市翼城县搭界;南至仙翁山、舜王坪与阳城、垣曲县接壤;北至香山岭、关帝岭、宇峻山与浮山、安泽、长子县毗邻。沁水县地处燕山运动沁水斜向地带,作为内引力的地壳运动所产生的构造格架,形成地势东南低而西北高,由东南——东北——西南呈扇形展开逐步增高的地貌景观。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海拔最高处与最低处相差1838米。全县地貌分中山区、低山丘陵区、河谷平川区三种类型。中山区多为林地和林间草地,植被条件较好,多为沁水境内各主要河流的发源地。自然土壤多为淋溶褐土和山地褐土。低山丘陵区为主要粮油产地和牧坡草场。自然土壤多为山地褐土,自然植被多为耕地所代替。河谷平川区是粮棉油料作物高产区,土壤多为冲积土。辖区总面积2676.6平方千米;沁水县下辖7个镇、5个乡:龙港镇、中村镇、郑庄镇、端氏镇、嘉峰镇、郑村镇、柿庄镇、樊村河乡、土沃乡、张村乡、苏庄乡、胡底乡、固县乡、十里乡;沁水县人民政府驻龙港镇新建西街99号。截至2022年末,沁水县常住总人口为19.3881万人。2022年,沁水县地区生产总值(GDP)426.8亿元。

晋城市行政规划细则-1

陵川县

  1. 陵川县,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端,西连高平,西南连泽州县,北靠壶关,长治,东、南与河南省辉县市、修武县毗邻,为山西省东南之门户。陵川历史悠久,文化积淀厚重。古域为尧、舜部落,是世界围棋起源地。自隋开皇(公元596年)建县以来,历史上曾出现过7名状元、93名进士,陵川籍人士郝经是我国宋元时代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史学家,著有《续后汉书》《春秋外传》等著作。大部分地区海拔在1200—1600米之间,最高海拔达1796.2米,最低海拔628米,石质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43.9%。辖区总面积1751平方千米;陵川县辖7个镇、4个乡:崇文镇、礼义镇、附城镇、西河底镇、平城镇、杨村镇、潞城镇、夺火乡、马圪当乡、古郊乡、六泉乡;政府驻地崇文镇。截至2022末,陵川县常住人口为199262人。2022年,陵川县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73.52亿元。

晋城市行政规划细则-1

高平市

  1. 高平市,山西省辖县级市,由晋城市代管,位于山西省东南部,泽州盆地北端,太行山西南边缘,因其四面群山环绕、中部相对平坦而得名。东与陵川县接壤,西与沁水县为邻,南与泽州县毗连,北与长治市上党区、长子县相接,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称长平,北魏至今称高平,于1993年5月撤县设市。高平是神农炎帝故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是历史上长平之战的发生地,也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和“煤铁之乡”“黄梨之乡”“生猪之乡”“上党梆子戏曲之乡”。辖区总面积946平方千米;高平市下辖3个街道、9个镇、3个乡:北城街街道、东城街街道、南城街街道、米山镇、三甲镇、神农镇、陈区镇、北诗镇、河西镇、马村镇、野川镇、寺庄镇、建宁乡、石末乡、原村乡;政府驻地长平西街460号。截至2022年末,高平市常住人口450411人。2022年,高平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27.3亿元。

晋城市行政规划细则-1

晋城市政区图

磊锅开腔了

于灯火阑珊处,于暗香离别时,未曾放弃

相关推荐

石嘴山市行政规划细则

石嘴山市 石嘴山市,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位居自治区最北端,东临鄂尔多斯市台地,西踞银川平原北部,为典型的温带大陆 ...

乌兰察布市行政规划细则

乌兰察布市 乌兰察布市,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地处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部与河北省接壤,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盟 ...

巴彦淖尔市行政规划细则

巴彦淖尔市 巴彦淖尔市,别称河套、巴盟、巴市,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巴彦”为“富饶”之意,“淖尔”为“湖泊”之意,“巴彦淖尔 ...

济南市行政规划细则

济南市 济南市,别称泉城、齐州、泺邑、历城,山东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