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藏族自治州
玉树藏族自治州,首府驻玉树市,是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之一,藏语意为“遗址”,是青海省第一个、中国第二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地势南北高、中间低,西高东低;属典型的高寒性气候。辖区总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玉树藏族自治州下辖1市、5县:玉树市、称多县、囊谦县、杂多县、治多县、曲麻莱县;州人民政府驻地玉树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玉树藏族自治州常住人口为425199人。2022年,玉树藏族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2.3亿元。车辆牌照代码为青G。
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图
玉树古为西羌牦牛种地;魏晋南北朝时,属苏毗王国。隋,称“女国”,隋朝前后为苏毗和多弥二国辖区。明,属朵甘思宣慰司,明末清初玉树各部头人为青海蒙古和硕特部赠爵为诸台吉;清朝,受青海办事大臣直接管辖,为囊谦千户领地,下有百户独立长等部落。1949年10月,青海省人民解放军军政委员会驻玉树特派员办公处成立。1962年,撤销江南县,并入玉树县;撤销天河县,并入称多、曲麻莱2县;玉树藏族自治州辖玉树(驻结古)、称多(驻周均)、囊谦(驻香达)、杂多(驻于玉日本)、治多(驻加吉博洛格)、曲麻莱(驻色吾沟)等6县。2013年7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玉树县,设立县级玉树市,以原玉树县的行政区域为玉树市的行政区域。玉树市由玉树藏族自治州管辖。
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区图
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相连,边界线长724千米。西北与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接壤,边界线长180千米。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边界线长240.6千米。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舭邻,边界线长176千米。西南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那曲市交界,青藏边界线全长2385.85千米。玉树藏族自治州境内河流分为内流河和外流河。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一带,为向心水系,河流较短,流向内陆湖。外流河有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三大水系,总流域面积为237960.7平方千米。
玉树藏族自治州北临昆仑山脉和巴颜喀拉山脉,南望唐古拉山山系,东接川西高山峡谷,西连藏北高原,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总的地势是被两山挟持,南北高、中间低,西高东低。全州跨4个地貌区:长江源高平原区、唐古拉山高山区、巴颜喀拉山原区和昆仑积石高山区,以前三区为主。冰缘地貌极为发育,约占总面积的70%以上,冻融作用强烈。
- 玉树市,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辖县级市,位于青海省的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最东部,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玉树“系藏文音译,意为“遗址”。民国十八年(1929年),始设玉树县。境内平均海拔4493.4米,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通天河、扎曲、巴曲在玉树市境内流过。气候寒冷,年温差小,日温差大,是一个以牧为主,农牧结合的半农半牧城市。玉树市东临川西山地,南接横断山脉北段,西近高原主体,北靠通天河。纵跨长江与澜沧江水系,地势高耸,地形复杂。由唐古拉山的余脉格群嘎牙一格拉山构成地形骨干,从东向西横贯县境中部,蜿蜒曲折,形成树枝形山地,是两大流城的分水岭。地处玉树藏族自治州东部,东和东南与西藏自治区接壤,西南与囊谦县为邻,西和杂多县毗连,西北与治多县联境,北和东北与曲麻莱、称多县以及四川省相望。东西最宽189.5千米,南北最长194.3千米。辖区总面积1.57万平方千米;玉树市辖4个街道、2个镇、5个乡:结古街道、西杭街道、扎西科街道、新寨街道、隆宝镇、下拉秀镇、仲达乡、巴塘乡、小苏莽乡、上拉秀乡、安冲乡;市人民政府驻结古街道格萨都然巷25号。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玉树市常住人口为141308人。2021年,玉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9.61亿元。
称多县
- 称多县,隶属于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中部。北部、西部与曲麻莱县接壤,东南和四川省石渠县毗邻,西南和玉树县隔通天河相望。境内东西宽160.25千米,南北长209.25千米。称多县整个地形多山,间有滩地,通天河从西南边切成深谷,众多小河流也在多处切成不谷,从称多县看,由西北方向向东南方逐渐倾斜,形成中间低,周围高、起伏不平的山间盆地。称多县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早晚温差大,春季风大,夏季温和多雨,秋季凉爽,冬季较长。总的气温偏低,年平均─1.6℃,无霜期较短,93─126天左右。辖区总面积约1.53万平方千米;称多县辖4个镇、3个乡:称文镇、歇武镇、清水河镇、扎朵镇、尕朵乡、拉布乡、珍秦乡;政府驻地称文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称多县常住人口为6.88万人。2022年,称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68亿元。
囊谦县
- 囊谦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最南端,玉树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北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为邻,东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相通,东南与甘孜藏族自治州毗连,南及西南同昌都市、那曲市交界。东西最长157.5公里,南北最宽130.5公里。“囊谦”意为“内大相”,是吐蕃时期的职官名称。据《囊谦王世系谱》记载:珠氏家族的后裔直哇阿路携其家眷及部分属民由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康定折多山一带迁入玉树南部,据说其祖先吉乎·祜隆荣布曾担任过内地某王朝的内大臣,为纪念祖先的荣耀,遂以“囊谦”作为部落名称。囊谦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部,南接横断山脉,北临高原主体,境内大小山脉纵横交错,峰峦重叠。唐古拉山四条并列的支脉以西北向东南的走向构成了总体倾斜的地形骨架。西北部高而平缓,一般海拔4500-5000米,属山原地貌。辖区总面积1.27万平方千米;囊谦县下辖辖1个镇、9个乡:香达镇、白扎乡、吉曲乡、娘拉乡、毛庄乡、觉拉乡、东坝乡、尕羊乡、吉尼赛乡、着晓乡;政府驻地香达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囊谦县常住人口为90307人。2022年,囊谦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97亿元。
杂多县
- 杂多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西南部。杂多,古为雍州荒蛮之地。1954年,定名为杂多县。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杂多县平均海拔4290米,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为平坦的高山湿地草原,东部多高山峡谷。杂多县境内水系众多,河流密布,较大的河流有扎曲、结曲、当曲、莫曲等。著名的国际性河流澜沧江(湄公河)正源扎曲发源于扎青乡境内的吉富山区域。长江南源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结多乡境内保扎日山麓的当曲。辖区总面积30161平方千米;杂多县辖1个镇、7个乡:萨呼腾镇;昂赛乡、结多乡、苏鲁乡、查旦乡、莫云乡、扎青乡、阿多乡;县人民政府驻萨呼腾镇。截至2021年11月,杂多县总人口7.23万人。2022年,杂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48亿元。
治多县
- 治多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藏语意为“长江源区”,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县”的美誉。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中西部,西接新疆、西藏自治区。县府驻加吉博洛格(在多彩乡境内)。县城东部与玉树县接壤,西与海西州代管区相连,北与曲麻莱县、海西州毗邻,南与杂多县为界。治多县地势高耸,地形呈西南高东北低,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海拔从布喀达板峰巅的6860米到县境东部通天河沿岸的3850米,高差3010米,昆仑山脉绵亘境北,乌兰乌拉山横贯境南,可可西里山横穿中西部。治多县年均气温-0.3℃,年降水量397毫米,光照充足,辐射强烈。冷季长达近10个月,昼夜温差大,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气候。治多县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属长江水系,主要有通天河(长江),当曲、牙曲、可可西里湖、太阳湖、西金乌兰湖等。辖区总面积80642平方千米;治多县辖1镇,5乡:加吉博洛镇、多彩乡、索加乡、扎河乡、治渠乡、立新乡;政府驻地加吉博洛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治多县常住人口为34496人。2022年,治多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74亿元。
曲麻莱县
- 曲麻莱县,隶属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玉树藏族自治州北部,昆仑山南麓,通天河北岸。北部西段为昆仑山主脉,东段以阿拉克湖、洪水川与格尔木市、都兰县分界;东北部邻扎陵湖与玛多县相连,西与可可西里接壤;东南与称多县为邻;南与玉树市、治多县隔通天河相望;西以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与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接。曲麻莱,以县境内曲麻河(楚玛尔河)与莱阳大滩而得名,意为“红色的河,宽阔的滩”。曲麻莱县,境内横跨通天河(长江)、黄河两大水系,县境西北部为宽谷大滩,地域辽阔,东南重山叠岭,县域内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其中县城海拔4226米。境内高山、盆地、滩地相间,主要山脉有昆仑山、巴颜喀拉山、可可西里、冬乌拉山。曲麻莱县境内河流纵横,湖泊星罗,地表水流极为丰富,楚玛尔河,色吾河,约古宗列曲等长江、黄河干流支系纵横交错,融会贯通。辖区总面积52446平方千米(含可可西里部分地区);曲麻莱县下辖1个镇、5个乡:约改镇、巴干乡、秋智乡、叶格乡、麻多乡、曲麻河乡;县人民政府驻约改镇黄河路50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曲麻莱县常住人口为33170人。2022年,曲麻莱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79亿元。
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区图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