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
扬州市,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江苏省辖地级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
辖区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扬州市辖3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另设有1个开发区: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宝应县、高邮市、仪征市;扬州市人民政府驻邗江区文昌西路8号。截至2022年末,扬州市常住人口458.29万人。2023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423.26亿元。车辆牌照代码为苏K。
扬州市地图
扬州市历史悠久,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始,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在中国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代至清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扬州市政区图(旧图)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市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境内最高峰为仪征市大铜山,海拔149.5米;最低点位于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平均海拔2米。扬州市区北部和仪征市北部为丘陵,京杭大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境内有大铜山、小铜山、捺山等。
广陵区
- 广陵区,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扬州市主城区,地处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内。广陵,古城扬州的先名,历史上的扬州。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一首《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广陵名扬天下。5.09平方公里的广陵古城,现有500多处历史建筑,各类文物保护单位148个,集中了扬州最珍贵的瑰宝。辖区总面积265.36平方公里;广陵区下辖5个街道、6个乡镇、1个开发区:东关街道、汶河街道、文峰街道、曲江街道、汤汪街道、李典镇、沙头镇、头桥镇、湾头镇、广陵经济开发区;政府驻地扬州市四望亭路40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广陵区常住人口为542305人。2023年,广陵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52亿元。
邗江区
- 邗(Hán)江区,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腹部,长江与淮河交汇处,东依上海,西连南京,南临长江,北接淮水,中贯京杭大运河。邗江因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而得名,已有2500多年历史。邗江是古扬州的发祥地,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誉,境内有高旻寺、大明寺、邵伯湖、宋夹城、汉广陵王墓、唐城遗址、隋炀帝陵等名胜古迹。辖区总面积552.68平方千米;邗江区下辖11个街道、6个镇、1个乡,另设有2开发区1园区:邗上街道、蒋王街道、汊河街道、双桥街道、梅岭街道、甘泉街道、新盛街道、竹西街道、西湖街道、瘦西湖街道、城北街道、公道镇、方巷镇、槐泗镇、瓜洲镇、杨寿镇、杨庙镇、平山乡、江苏省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维扬经济开发区、物流园;政府驻地邗上街道邗江中路338号。截至2022年末,邗江区(含蜀冈—瘦西湖景区)常住人口85.89万人。2022年,邗江区(含蜀冈—瘦西湖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46.65亿元。
江都区
- 江都区,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东连泰州市高港区、海陵区、姜堰区,南濒长江,西傍扬州市广陵区,北接高邮市、兴化市。江都古称龙川,因“江淮之水都汇于此”得名。西汉景帝前元四年(前153年)建江都县;1994年7月,撤江都县,建江都市;2011年11月,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江都区境内河湖交织,通扬运河横穿东西,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辖区总面积1332.54平方千米;江都区下辖13个镇、另设有1农场:仙女镇、小纪镇、武坚镇、樊川镇、真武镇、宜陵镇、丁沟镇、郭村镇、邵伯镇、丁伙镇、大桥镇、吴桥镇、浦头镇、立新农场;政府驻地龙川北路1号。2022年末,江都区常住人口92.87万人。2023年,江都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30亿元。
宝应县
- 宝应县,江苏省财政直管县,隶属江苏省扬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下游,里下河地区西部,扬州市北缘,东界建湖县、兴化市、盐都区,南接高邮市;西连金湖县、洪泽区,北邻淮安市淮安区。唐上元三年(762年),境内获八宝上献朝廷,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元年,安宜县更名宝应县。宝应县属里下河浅洼平原区,古地貌原为大型湖盆洼地在第四纪时,洼地经由江、河、海合力堆积,经历海湾一泻湖二湖沼水网平原的演化过程,形成多湖荡沼泽的地貌特征。地势低平受地质构造运动和黄泛影响,地形呈西高东低。以京杭大运河为界分为运西、运东两部分,地面高程分别为4.8~8.8米和0.5~5.6米。辖区总面积1462平方千米;宝应县下辖14个镇:安宜镇、氾水镇、夏集镇、柳堡镇、射阳湖镇、广洋湖镇、鲁垛镇、小官庄镇、望直港镇、曹甸镇、西安丰镇、山阳镇、黄塍镇、泾河镇;政府驻安宜镇宝应大道88号。2022年,宝应县户籍人口84.85万人,常住人口67.85万人。2023年,宝应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60亿元。
仪征市
- 仪征市,古称真州,江苏省县级市,由扬州市代管,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县级城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顶端,是宁、镇、扬“银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西周,一个叫“义阝”的公子封地就在此,这就是仪征最早的地名。仪征,宋真宗曾下诏在此熔铸四位远祖皇帝的金像,因所铸之像仪容逼真,而得以“真州”、“仪真(征)”地名。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始置县,为舆县;清雍正元年(1723年)避帝名讳,改为仪征县,仪征之名延续至今。1986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仪征县,设立仪征市。仪征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分为平原、丘陵、岗地3个地貌区。南部沿江冲积平原区,北抵沿山河,南临长江,西至小河口,东达乌塔沟,地面高程3-10米,微地貌可分圩田和滩地;中北部平岗丘陵区,南界沿山河,东部以友谊河与邗江为界,西至胥浦河月塘水库一线,北部与天长、高邮、邗江交界,地面高程大部分在15-45米之间,多为第四系下蜀黄土所覆盖,岗、塝、冲相间;西部高岗丘陵区,位于市境西部边缘地区,南至青山镇,北与天长、六合交界,东部以月塘水库、大铜山、胥浦河一线为界,地面高程大部分在30-100米,地貌较复杂,岭窄、冲短、小冲小洼多,水土流失严重。辖区总面积857平方千米;仪征市辖9个镇:真州镇、新城镇、青山镇、新集镇、马集镇、月塘镇、陈集镇、刘集镇、大仪镇,另辖9个乡级单位:原种场、蚕种场、园艺试验场、水产试验场、捺山茶场、汽车工业园、开发区、枣林湾旅游度假区、化学工业园区;市政府驻仪征市解放东路300号。截至2022年末,仪征市户籍人口543444人。2023年,仪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50亿元。
高邮市
- 高邮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扬州市代管。地处江苏省中部、里下河西缘。东邻兴化市,南连江都区、邗江区、仪征市,西接天长市、金湖县,北接宝应县。高邮市有2244年建城史(截至2021年)。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为帝尧故里、尧文化发祥地,是江淮文明、邮文化重要区域。汉,广陵县北境分置高邮县。高邮市水面之多,居扬州市之首。美丽富饶的高邮湖有55.3%的水域面积在高邮市境内。邵伯湖北部水域和渌洋湖东北角水域亦属高邮市。辖区总面积1963平方千米;高邮市下辖2个街道、10个镇、1个乡:高邮街道、经济开发区(马棚街道)、龙虬镇、汤庄镇、卸甲镇、三垛镇、甘垛镇、界首镇、周山镇、临泽镇、送桥镇、城南经济新区(车逻镇)、菱塘回族乡。另有2个开发区(高邮经济开发区、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新区(高邮城南经济新区);市人民政府驻高邮市海潮东路28号。2021年,高邮市户籍总人口79.64万人,常住人口70.96万人。2022年,高邮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14.81亿元。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6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内设的扬州出口加工区升级为扬州综合保税区。绿色光电、汽车及零部件、高档轻工三大产业开票销售均超百亿元。拥有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基地、国家半导体照明产业化基地、国家绿色新能源特色产业基地等21个“国字号”品牌。辖区总面积约133平方千米;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辖2个街道、3个镇:扬子津街道、文汇街道、施桥镇、八里镇、朴席镇;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地址驻维扬路108号开发大厦。2022年末,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常住人口约20万人。2022年,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30.2亿元。(备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功能区,不属于行政区)
扬州市政区图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