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
镇江市,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地处江苏省南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十”字交汇处,东南接常州市,西邻南京市,北与扬州市、泰州市隔江相望。“宜”为镇江最早地名,是3000年前周康王封给宜侯的领地名称,春秋时称朱方,后曾用谷阳、丹徒、京口、润州等名称。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建镇江府,始称镇江,历经宋、元、明、清。辖区总面积3840平方千米;镇江市下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镇江市人民政府驻润州区南徐大道68号。截至2022年,镇江市常住人口322万人。2023年,镇江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264.07亿元。车辆牌照代码为苏L。
镇江市地图
镇江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淀。春秋时称为“朱方”,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会。镇江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扼南北要冲,得山水之胜,钟灵毓秀,代不乏才。历代文人墨客纷来在此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篇。镇江拥有3000多年的建制史,涌现出刘裕(寄奴)、萧统、沈括、米芾、宗泽、刘勰、葛洪、茅以升等万古流芳的人物,留下众多历史遗存、诗文典籍和传说故事,《抱朴子》《世说新语》《昭明文选》《文心雕龙》《梦溪笔谈》等传世巨著是中华文化的璀璨瑰宝,“白娘子水漫金山”“甘露寺刘备招亲”等故事脍炙人口。
镇江市政区图
镇江市地貌走势为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大部分地区属宁镇—茅山低山丘陵,沿江洲滩属长江新三角洲平原区,丹阳东南部则属太湖平原区。镇江市区地貌南高北低,北部沿江分布着心滩、洲滩、边滩以及冲积平原,海拔高度5米~10米。镇江市是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长江和大运河在这里交汇,秦淮河、太湖湖西、沿江三个水系在这里集聚。水资源主要有地表水、过境水、地下水、回归水等四种形式。长江流经境内长103.7千米。京杭大运河境内全长42.74千米,在京口区谏壁镇与长江交汇。
丹徒区
- 丹徒区,隶属江苏省镇江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南岸,东邻镇江市大港新区,西接句容市,南连丹阳市、金坛区,境北长江中有3座洲岛,分别与扬州市仪征 市、邗江区隔江相望。环绕镇江市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最早称“宜”。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郡县。三十七年,改谷阳县为丹徒县。辖区总面积617.08平方公里;丹徒区下辖2个街道、6个镇:高资街道、宜城街道、谷阳镇、辛丰镇、上党镇、宝堰镇、高桥镇、世业镇,另有2个园区:江心洲生态农业园区、荣炳盐资源区;政府驻地丹徒新区广场路1号。2020年,丹徒区常住人口34.74万人,户籍人口28.89万人。2022年,丹徒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2.4亿元。
京口区
- 京口区,隶属江苏省镇江市。京口汉称京口里,至东吴孙权筑铁瓮城,置京口镇。晋时置晋陵郡,南朝宋置南徐州,隋置润州,宋升润州为镇江府,并一直沿用至今。京口区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古运河以东,“十字黄金水道”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境内交汇,是连接苏南、苏北物资流通和经济协作的枢纽地带。辖区内焦山、北固山沿长江分布,以“城市山林,大江风貌”闻名于世,有着“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京口是镇江古称,西周时属宜的封地,“宜”是吴和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春秋时京口时属朱方邑,后朱方改谷阳。至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会稽,途经京岘山见有王者气,命三千赭衣徒凿断龙脉,以败王气,故改名丹徒县。辖区总面积124.68平方公里;京口区下辖6个街道、2个园区:正东路街道、健康路街道、大市口街道、四牌楼街道、象山街道、谏壁街道、京口工业园区、新民洲临港产业园区;政府驻地镇江市学府路31号。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京口区常住人口为355757人。2023年,丹徒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89亿元。
润州区
- 润州区,隶属江苏省镇江市,是镇江市主城区,也是镇江新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商业中心。 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古运河以西,地处镇江市区西南部。东以古运河为界、与镇江市京口区毗邻,东南部分地段与镇江新区(江苏省镇江经济开发区)连接。北濒长江,与扬州市邗江区隔江相望,西南与镇江市丹徒区接壤。隋开皇十五年(595年),置润州,以州东润浦为名。润州区位于长江运河交汇处,属宁、镇、扬丘陵地区和长江冲积平原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境内丘陵平地此起彼伏。征润州、牌湾、小码头一带滨江沙洲由长江汪淤泥沉积而成,地形平坦宽阔。辖区总面积113平方千米,润州区下辖8个街道:宝塔路街道、和平路街道、七里甸街道、金山街道、官塘桥街道、韦岗街道、南山街道;区政府驻润州路5号。2020年,润州区实有人口户数103796户、户籍人口241520人(男性120480人、女性120940人)。2022年,润州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80亿元。
丹阳市
- 丹阳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镇江市代管,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南部。丹阳市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属海洋性气候。由于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气候特征。丹阳(杨)名的缘起有二:一是因当地多赤柳而命名;二是丹阳县由秦时所置的丹杨县迁变而来。丹阳建置始于战国时期,初为云阳邑。丹阳市位于宁镇丘陵和太湖平原相交替的地段,境内有低山丘陵和平原,以平原为主。其中海拔10米以下的平原、圩田共132.6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84.4%;其余为丘陵、岗地,约占15.6%。西部和北部较高,东部和南部较低,平均海拔7米左右。北部属宁镇丘陵东段及山前岗地,南部属太湖平原的湖西部分。从总体上说,丹阳的方言属吴语区太湖片常州小片。丹阳方言历来有“吴头楚尾”之称。其复杂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县内各地方言分歧较大,人称“四门八音”;二是方言归属难定,就以代表话一城关话来说,它在语音、词汇、语法诸方面既有吴语特征,又有许多官话痕迹。 辖区总面积1047平方千米;丹阳市辖2个街道、10个镇:云阳街道、曲阿街道、丹北镇、司徒镇、延陵镇、珥陵镇、导墅镇、皇塘镇、吕城镇、陵口镇、访仙镇、界牌镇;市人民政府驻曲阿街道。2022年末,丹阳市户籍人口78.96万人。2023年,丹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00亿元。
句容市
- 句容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镇江市代管,地处江苏省南部,西及西北和南京市的江宁、溧水、栖霞等区接壤,并与扬州市的仪征市隔江相望;东北至东与镇江市的丹徒、润州区相连;东南至南,与常州市的金坛、溧阳两市(区)交界,是南京的东南门户,南京都市圈成员,素有“南京新东郊、金陵御花园”之美誉,是长江三角洲一座集港口、工业、商贸、旅游为一体的新兴城市。句容于西汉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置县,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是江苏省最早建县的十三个文明古县之一,历史上长期为南京下辖县。句容市素有“五山一水四分田”之说,南倚茅山,北濒大江,赤山湖横陈城西,宁镇山脉透迤境内,地势高坦不一,山川纵横交错。茅山位于句容市的东南方向,山脉南北走势,北低南高,犹如一条绿色苍龙,横卧在江南的锦绣大地上。句容市境内水资源十分丰富,水域面积30万亩,大小水库67座,共有大小河道44条,总长310多公里。总容量3.1亿立方米。句容市境河流分属秦淮河水系、太湖水系和长江水系。辖区总面积1385平方千米;句容市下辖3个街道、8个镇:华阳街道、崇明街道、黄梅街道、下蜀镇、宝华镇、边城镇、白兔镇、郭庄镇、后白镇、天王镇、茅山镇;市政府驻地崇明街道人民路70号。截至2022年末,句容市常住人口64.20万人。2022年,句容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4.6亿元。
扬中市
- 扬中市,江苏省辖县级市,由镇江市代管,位于镇江市丹徒区圌山东侧的扬子江中,属北亚热带南部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东晋时期(317~420年),扬中地域仅有露出水面的几个小沙洲。隋唐时期(581~907年),几个小沙洲连成一长形沙洲。宋代(960~1279年),始有小沙之称。明代(1368~1644年),有新洲之名。姚湘《太平洲始末记·疆域志》云:“有明崛兴,真人斯起,其时海防扼要,中山(徐达)统兵于前,麻督(麻贵)镇守于后”。在扬中中部,为徐达的封地,徐氏后裔与民争田,曾发生乡民王福兴告御状一案,洲上徐氏庄房改名“达兴庙”,沙洲始称“细民洲”。,民国三年(1914年)1月,改称扬中县,取“扬子江中”之意。辖区总面积332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228平方千米;扬中市辖2个街道、4个镇:三茅街道、兴隆街道、八桥镇、西来桥镇、油坊镇、新坝镇,另辖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扬中经开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扬中高新区;市人民政府驻三茅街道中电大道8号。截至2022年末,扬中市常住人口31.61万人。2022年,扬中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586亿元。
镇江新区,位于镇江市东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成立于1992年,并于1993年成立大港经济开发区,1998年6月正式合并成立镇江新区。2010年5月,镇江新区正式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行政管理区域218.9平方公里;镇江新区下辖2个街道、3个镇:大港街道、丁卯街道、丁岗镇、大路镇、姚桥镇;管委会驻地金港大道98号。2022年,镇江新区常住人口20余万人。2022年,镇江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26.70亿元。
镇江高新区,于2014年10月升格为国家高新区,是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所依托的9个国家高新区之一,也是镇江苏南国家自创区建设的引领区、示范区和辐射区,统筹镇江苏南国家自创区“一区十四园”。镇江高新区位于镇江主城区西侧,是镇江城市发展战略“一体两翼”的“西翼”,面临“G312创新带”“宁镇扬一体化”、扬子江城市群、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等一系列战略布局的机遇,镇江高新区将成为镇江城市向西发展,对接南京的先导区、核心区和主阵地。辖区行政管理区域44.03平方公里;镇江高新区下辖1个街道:蒋乔街道;管委会驻地蒋乔街道南徐大道298号。2022年,镇江高新区常住人口6余万人。2022年,镇江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8.81亿元。
(备注:镇江新区、镇江高新区为功能区,非行政区)
镇江市政区图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