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
福州市,简称“榕”,别称榕城,古称闽都,福建省辖地级市、省会,地处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以山地丘陵为主;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常青。辖区总面积11968.53平方千米;福州市下辖6个市辖区、6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区、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福清市;市人民政府驻福州市鼓楼区乌山路96号。截至2022年末,福州市常住人口844.8万人。2023年,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GDP)12928.47亿元。车辆牌照代码为闽A。
福州市地图
福州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已有2200多年历史。唐开元十三年(725年),升福州为都督府,府治设在州城内(今鼓屏路),福州之名始用至今,因为境内一座福山而得名,建城于汉高帝五年(前202年)。从明代起,福州一直是福建的省会;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福州设市。。福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昙石山、船政、三坊七巷、寿山石等四大文化名片,从这里走出了林则徐、 沈葆桢、严复等一批历史名人。福州市马尾区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
福州市政区图
福州市地貌属典型的河口盆地,东有鼓山,西有旗山,南有五虎山,北有莲花峰,其海拔多在600~1000米之间。南部为盆地的大部分;北部为山地,从西南向东倾斜;西部为中低山地;东部丘陵平原相间。山地、丘陵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72.68%,其中山地占32.41%,丘陵占40.27%。鹫峰、戴云两山脉斜切南北,闽江横贯市区东流入海。福州市水资源十分丰富。闽江是全省最大的水系,发源于武夷山脉,在水口镇流入福州境内;自西北向东南流经闽清县、闽侯县、市区、长乐区,分别从长门水道和梅花港水道注入东海。福州市区地热总储量达9800立方米,是中国三大温泉区之一。福州盆地的地热田是福建省最大的地热田,其泉脉广、温度高、水质优、流量大、埋藏浅,且分布在市区中心。
鼓楼区
- 鼓楼区,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位于主城区西北部,是福建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福州市的核心城区。地处闽江下游冲积平原福州盆地中心,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鼓楼区是闽都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人文底蕴深厚,福州历史上六次扩城,古城7.4平方千米都在鼓楼。汉高祖五年(前202年),勾践后裔闽越王无诸在屏山和冶山之间建冶城,2200多年来,鼓楼区一直处于八闽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舞台的中心,素有“八闽首府”之称。鼓楼区位于闽江下游冲积平原福州盆地中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临闽江支流白龙江,内揽西湖左海,小山丘错落其间,五凤山、大腹山、金牛山、乌山、于山、屏山环列境内。最高处为大腹山主峰,海拔181.2米。辖区总面积35.7平方千米;鼓楼区辖9个街道、1个镇:鼓东街道、鼓西街道、温泉街道、东街街道、南街街道、安泰街道、华大街道、水部街道、五凤街道、洪山镇;区人民政府驻津泰路98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鼓楼区常住人口为669090人。2022年,鼓楼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609.06亿元。
台江区
- 台江区,隶属福建省福州市,地处福州城的南面,闽江下游北港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夏季长无酷暑,冬无严寒。台江区旧称南台。汉高祖五年(前202年),闽越王无诸从江上登岸,在大庙山筑台设坛祭天,“登南城翘望,有台临江”,台江、南台由此而得名。台江地区历来商贾云集,素负商业“黄金地”、“聚宝盆”之盛名,唐宋时期开始繁荣,至民国初年达到鼎盛。形成30多个同乡会“会馆”,以及行业的“商帮”。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成立台江,1968年9月,改称赤卫区,1978年4月,恢复台江区名称。台江区中部和偏南部丘陵地稍高,四周低倾,尤以流沙冲积成陆的南部、东南部、西南部、西部平原地势更低。辖区总面积18平方千米;台江区辖10个街道:茶亭街道、洋中街道、后洲街道、新港街道、瀛洲街道、苍霞街道、义洲街道、上海街道、宁化街道、鳌峰街道;区政府驻后洲街道台江路88号区委大厦。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台江区常住人口为411819人。2023年,台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10.2亿元。
仓山区
- 仓山区,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地处福州市主城区南部,四面临江,辖整个南台岛。北隔闽江分别与鼓楼区、台江区、晋安区、马尾区隔江相望,东面与马尾港隔海相距7.61海里,南临乌龙江与长乐区、闽侯县相连。仓山区古属福州府闽县、侯官县,因为在盐仓前而得名,仓山古称藤山,明洪武年间山北麓开始建盐仓,该地俗通称盐仓前,藤山遂又通称仓前山,简称仓山,区名由此而来。仓山区境内闽江环绕,形成南台岛。闽江在南台岛首尾分而又合,斜贯中部。地貌由平原、丘陵和滩地组成,并以丘陵,平原为主,属丘陵性平原。仓山区境内闽江河段受潮水顶托,坡降平缓,属感潮河段。流域内降水在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间变化也很大。辖区总面积142平方千米,加上洲地面积逾150平方千米;仓山区辖8个街道、5个镇,另设有1个农场:金山街道、仓前街道、下渡街道、临江街道、三叉街街道、对湖街道、上渡街道、东升街道、建新镇、盖山镇、仓山镇、城门镇、螺洲镇;仓山区人民政府驻金山街道闽江大道236号。截至2022年末,仓山区常住人口118.00万人。2023年,仓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65亿元。
晋安区
- 晋安区,隶属福建省福州市,地处福州市区东北部,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兼有山地气候特点,气候温暖湿润。晋安区系1996年1月福州行政区划调整时由“郊区”更名而来。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66.7%以上,素有“福州后花园”之称,“天遣瑰宝”的寿山石独产于北峰山区,是中国国石首选“候选石”和福建省石。晋安区地势东北高西南低。鹫峰山第三支脉由西北部入境,向东南部展布,呈阶梯状下降:第一层级为北部中山山区,第二层级为低山丘陵地带,第三层级为平原区。辖区总面积552平方千米;晋安区下辖3个街道、4个镇、2个乡:茶园街道、王庄街道、象园街道、新店镇、岳峰镇、鼓山镇、宦溪镇、寿山乡、日溪乡;区政府驻岳峰镇福新中路128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晋安区常住人口为789775人。2023年,晋安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01.1亿元。
马尾区
- 马尾区,隶属福建省福州市,地处福州市东南部,闽江下游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不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马尾区素有“千年古港、百年船政”之称。1951年,设马尾镇,1982年8月28日,设马尾区。马尾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名胜古迹极多,世界唯一的船政建筑群、最早被国际公认的航海塔、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等都位于马尾区。形成了以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船政格致园为代表的船政文化旅游区;以铁胁厂、轮机车间、绘事院为代表的造船工业遗址旅游区;以闽安楼、协台衙门、迥龙桥、亭江炮台为代表的闽安历史文化名村旅游区;以白眉村、红蚂公社、龙鼓度假村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区,以马尾人文景观和马祖战地风光为代表的两马旅游区。辖区总面积275.66平方千米;马尾区辖1个街道、3个镇:罗星街道、马尾镇、亭江镇、琅岐镇;区政府驻罗星街道江滨东大道168号。截至2022年末,马尾区常住人口为29.6万人。2023年,马尾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00.4亿元。
长乐区
- 长乐区,隶属福建省福州市。位于闽江口南岸,处于长江口与珠江口海岸线的正中,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地貌属低山丘陵小区,东濒台湾海峡,西与闽侯县毗邻,南与福清市相连,北与马尾区隔江相望。东部为开阔的滨海平原,西部为营前-玉田平原。长乐区,古属福州府长乐县,名取自《诗经》“长安久乐之义”。拥有空海陆三轴交通,国内屈指可数的空海“两港”城区,属国家颁布的开放县(市)区之一。长乐太平港是郑和七下西洋开洋地,贡茶方山露芽与贡盐产地;也是中国著名侨乡,侨胞分布世界各地,也是台胞祖地;历史文化经济聚为一身,有着“海滨邹鲁、文献名邦”、“华侨之乡、民营企业雄厚”的称誉。辖区陆地总面积729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248平方千米; 长乐区下辖5个街道、11个镇、2个乡:文武砂街道、吴航街道、航城街道、营前街道、漳港街道、梅花镇、金峰镇、潭头镇、玉田镇、江田镇、古槐镇、鹤上镇、首占镇、湖南镇、文岭镇、松下镇、罗联乡、猴屿乡;政府驻地文武砂街道文松路666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长乐区常住人口为790262人。2023年,长乐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250亿元。
福州市政区图
(7)福清市,简称“融”,福建省辖县级市,由福州市代管,位于福建省东部、福州市南部,地处闽东山地与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过渡地带,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毗邻6个区、县。福清名取自“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一语中的“永福”、“清源”二词。福清市地处闽东山地与闽东南沿海丘陵平原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长乐—南澳大断裂带经市区至渔溪斜贯中部。
辖区总面积2430平方千米;福清市辖7个街道、17个镇,另辖2个乡级单位:玉屏街道、龙山街道、龙江街道、音西街道、宏路街道、石竹街道、阳下街道、东张镇、海口镇、龙田镇、高山镇、渔溪镇、城头镇、江镜镇、三山镇、江阴镇、港头镇、沙埔镇、东瀚镇、上迳镇、新厝镇、镜洋镇、一都镇、南岭镇、江镜华侨、东阁华侨;市人民政府驻一拂路28号。截至2021年末,福清市户籍总人口140.08万人。2022年,福清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604.42亿元。
闽侯县
(8)闽侯(hòu)县,素称“八闽首邑”, 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东部,省会福州市西南侧。南北长89.7千米,东西宽55. 75千米闽侯县境内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秦始皇元年(前221年),秦统一全国,在今福建设闽中郡,境内属之。宋太平兴国六年(981年),析闽县9乡置怀安县。闽、侯官、怀安3县皆隶于福州威武军。元代,闽、侯官、怀安3县属福州路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3月,闽县、侯官县合并为闽侯县。辖区总面积2136平方千米;闽侯县辖1个街道、8个镇和6个乡:甘蔗街道、白沙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南通镇、南屿镇、上街镇、荆溪镇、竹岐乡、洋里乡、鸿尾乡、大湖乡、小箬乡、廷坪乡;县政府驻甘蔗街道。截至2022年末,闽侯县户籍人口54.4544万人。2023年,闽侯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045亿元。
连江县
(9)连江县,隶属于福建省福州市,东濒台湾海峡,西傍省会福州,陆路相距50千米。是全国县级水产第二大县、全省水产第一大县和中国海带之乡、中国鲍鱼之乡。因国共内战遗留问题,1956年台湾当局实际控制的原分属福建省连江县、长乐区、罗源县马祖列岛岛屿政区合并为“连江县”。根据中国大陆行政区划,其全境属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马祖乡,是海峡两岸分治的一个县。
辖区总面积4280.1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东西长67.8千米,南北宽36.5千米,面积1168.13平方千米;海域面积3112.02平方千米;连江县除马祖列岛(马祖乡)尚待统一外,下辖地区19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不含马祖列岛):凤城镇、敖江镇、江南镇、东湖镇、浦口镇、东岱镇、晓澳镇、琯头镇、潘渡镇、小沧畲族乡、丹阳镇、蓼沿乡、长龙镇、透堡镇、马鼻镇、官坂镇、坑园镇、下宫镇、筱埕镇、安凯乡、黄岐镇、苔菉镇。政府驻凤城镇。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连江县常住人口为639498人。2023年,连江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788.2亿元。
罗源县
(10)罗源县,隶属福建省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东北沿海,南邻连江县,西南接晋安区、闽侯县,西北接古田县,北接宁德市,东隔海与霞浦东冲半岛相望。罗源县,境内三面环山,地形为东西长条状,鹫峰山脉东南支脉从西北方向延伸入境,形成众多山岭。地势自西而东,三高两低,形如“W”。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东部临海,有大小海湾9个,岛屿12个,海岸线长129.09千米。辖区总面积1187.13平方千米;罗源县下辖6个镇、5个乡:凤山镇、松山镇、起步镇、中房镇、飞竹镇、鉴江镇、白塔乡、洪洋乡、西兰乡、霍口畲族乡、碧里乡;政府驻地凤山镇。2022年,罗源县户籍人口26.92万人,常住人口26.0万人。2023年,罗源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50亿元。
闽清县
(11)闽清县,简称“梅”,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中下游。闽清简称梅。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拆侯官县西乡十里设梅溪场,旋升为县,后改名梅清县。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以梅溪与闽江汇合,江水浊溪水清,改名闽清县。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置县,涌现出宋代八闽第一位状元许将,并称“梅溪二陈先生”的理学家陈祥道、音乐家陈旸两兄弟,集诗人、书画家、道教南宗五祖于一身的白玉蟾,近代爱国侨领黄乃裳,当代著名肝胆专家、中科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吴孟超等名人志士。
辖区总面积1494平方千米;闽清县下辖11个镇、5个乡:梅城镇、坂东镇、池园镇、梅溪镇、白樟镇、白中镇、塔庄镇、东桥镇、雄江镇、金沙镇、省璜镇、云龙乡、上莲乡、三溪乡、下祝乡、桔林乡;政府驻地梅城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1年5月21日零时,闽清县常住人口为256181人。2023年,闽清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70.5亿元。
永泰县
(12)永泰县,隶属福建省福州市。位于福建省中部,福州市西南部,东邻闽侯、福清,西界德化、尤溪,南连莆田、仙游,北接闽清。早在新石器晚期,就有人类在本土活动,这是形成永泰县土著民族的基础。东晋“永嘉之乱”,衣冠南渡迁入永泰县,人口逐渐繁衍增多。 唐代建县前设永泰镇,镇址大樟。唐永泰二年(766)析侯官县西乡、尤溪县东乡置永泰县,以年号永泰为县名,雅称永阳。辖区总面积2229.86平方千米;永泰县下辖9个镇、12个乡:樟城镇、嵩口镇、梧桐镇、葛岭镇、城峰镇、清凉镇、长庆镇、同安镇、大洋镇、塘前乡、富泉乡、岭路乡、赤锡乡、洑口乡、盖洋乡、东洋乡、霞拔乡、盘谷乡、红星乡、白云乡、丹云乡;政府驻地樟城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永泰县常住人口为281216人。2023年,永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384.4亿元。
平潭县
(13)平潭县,隶属福建省福州市。简称“岚”,西临海坛海峡,与长乐区、福清市、莆田市隔海相望:南近南日岛,北望白犬、马祖列岛。民国元年,置平潭县。由126个岛屿组成,主岛海坛岛为全国第五大岛、福建第一大岛;岸线资源丰富,海蚀地貌景观遍及全区。对台交往历史久远,是祖国大陆最早设立台轮停泊点和开展对台小额贸易的地区之一。 与平潭综合实验区实行政区合一管理体制。辖区总面积371.91平方千米;平潭县下辖1个街道、3个镇、3个乡:海坛街道、金井镇、君山镇、苏平镇、东庠乡、屿头乡、南海乡;政府驻地翠园南路10号。2022年,平潭县户籍总人口45.33万人,常住人口38.2万人。2023年,平潭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370.2亿元。
福州市政区图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