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湖南各地财政收入表现,长沙总量高居第一,衡阳增速优异

湖南为我国重要的中部省份,1-2月湖南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572.8亿元,同比下降3.14%。相比很多已经恢复增长的省份,湖南的表现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中地方税收完成366.5亿元,同比下降5%;非税收入完成206.3亿元,同比增长0.3%。税收依然成为湖南财政恢复增长的短板。现在我们一起看看湖南各地的财政表现。

长沙1-2月的财政收入为225.14亿,同比增长1.18%。长沙是全省财政收入唯一超过百亿的城市,这也是其作为省会的担当。长沙的财政增长表现直接关乎全省稳定。长沙要加快在主导产业上的发展,将工程机械、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新材料和食品(含烟草)五大产业的产值继续扩大,成为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株洲1-2月财政收入为35.33亿,增长1.4%。其中税收收入22.9亿元,增长14.3%,税收占比为64.8%。株洲的税收收入恢复迅速,强势支撑了株洲财政收入的增长。株洲作为湖南重要的工业城市,1-2月工业增加值增长6.2%,其中轨道交通装备业增长9.5%,化工产业增长12.1%,有色金属产业增长12.8%,电气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7.4%。

岳阳1-2月财政收入为33.88亿,增长6.4%,其中税收收入20.51亿元,增长11.0%。岳阳的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同时恢复快速增长,成为全省财政稳定的关键因素。电子信息与软件服务、绿色食品、先进装备制造、文体旅游、新材料、现代石化、医药及医疗器械等数个产业链正在成为岳阳发展的支柱。

常德(31.84亿)和郴州(30.55亿)两地的财政收入均刚过三十亿大关。常德1-2月财政总量相比2021年有所下降,其中税收收入为17.34亿元,下降28.5%;非税收入为14.51亿元,下降12.56%。郴州1-2月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8%。其中税收收入17.5亿元,下降10.9%。税收收入的下降依旧表明郴州的财政收入增长恢复还需要时间。

衡阳(28.65亿)、永州(23.26亿)、邵阳(23.26亿)三地的财政收入在1-2月保持在二十亿级别。衡阳的财政收入增长达到11.68%,表现位居全省前列。其中税收收入为17.23亿元,增长17.45%;非税收入11.42亿元,增长3.98%。邵阳的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20%,其中税收收入9.80亿元,下降14.19%;非税收入10.49亿元,增长15.07%。邵阳的税收收入依然处于下降态势。

湘潭(18.8亿)、娄底(18.33亿)、益阳(14.66亿)三地的财政收入均在十亿级别。湘西(9.59亿)和张家界(5.19亿)则未能突破十亿。

一座城市想要发展,一定要加快实业发展。尤其是普通地级市,在没有政策优势和丰富资源的情况下,只有实业才是财政的稳定来源。对于湖南各地的表现,你怎么看?

磊锅开腔了

于灯火阑珊处,于暗香离别时,未曾放弃

相关推荐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