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简称杨凌示范区),陕西省辖开发区,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西安市西部85千米处,东与武功县大庄镇以漆水河为界,南与周至县哑柏镇隔渭河相望,西与扶风县绛帐镇接壤,北依湋河与武功县武功镇、扶风县杏林镇相邻。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行“省部共建、以省为主”的领导管理体制,由科学技术部、农业农村部等22个部委和陕西省共同建设。示范区党工委为陕西省委派出机构,示范区管委会为陕西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
辖区总面积135平方千米;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际管辖杨陵区(行政建制归属咸阳市);杨陵区辖3个街道、2个镇(杨陵街道、李台街道、大寨街道、五泉镇、揉谷镇);政府驻地咸阳市杨陵区新桥路1号杨凌政务大厦。截至2023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常住人口25.46万人。2023年,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85.23亿元。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车辆牌照代码为陕V。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地处鄂尔多斯地台南缘的渭河地堑,系属渭河谷地新生代断陷地带。南侧为中国南北方地理分界线秦岭山脉,北侧为横贯陕西中部的渭北黄土塬。渭河自西向东流经本区南界,区内自南向北依次分为渭河滩地,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和沟坡地五种地貌单元,形成本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南北呈阶梯地形。海拔在418.0~540.1米之间。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境内除渭河、漆水河、湋水流经外,亦有宝鸡峡主干渠、二支渠、渭惠渠等人工灌溉渠流经。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生物资源种类、数量相对较少,且以人工繁育的动植物资源为主。
辖区内隋文帝泰陵是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氏的合葬陵,位于杨陵区五泉镇王上村东北200米处,当地叫三畤原,群众称隋泰陵为“杨家陵”,杨陵地名由此而来。陵园遗址周围有平面呈长方形的城垣,南北长628.9米,东西长592.7米,墙基宽约4.4米,陵园总面积37274.03平方米,陵园四面各辟一门,南门门址保存较完整,门外分别有一对门阙,门阙平面呈梯形。陵园外环绕有围沟。在陵园中部偏东南部筑有覆斗状封土,封土顶部南北33米、东西42米,底部南北153米、东西155米。基础部分呈倒“凸”字形,覆盖墓道。
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注:示范区管委会为陕西省人民政府直属派出机构,具有地市级行政管理权和省级经济管理权。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