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月滨州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下简称财政收入)132.70亿元,同比增长5.4%,比1-4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94.29亿元,同比增长7.9%,比1-4月加快2.2个百分点,税收占比为71.1%。现在我们一起来看滨州各地的表现。

邹平市1-5月财政收入为37.21亿,同比增长13%,增幅居滨州市第2位。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6.99亿元,同比增长15%,增幅居滨州市第2位,非税收入完成10.22亿元,同比增长8%,税收占比72.5%。邹平的总量依然遥遥领先各县区,其增速表现也十分出色,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领先。
滨城区(17.80亿)和博兴县(16.85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17亿左右。
滨城财政收入增长-5.4%,增速表现一般。税收收入14.37亿元,税收比重80.76%。其中增值税5.51亿元,降低6.78%。增值税下降影响了滨城的财政表现。
博兴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4.8%,增速位居第一。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2亿元,同比增长6.6%;税收比重71.2%。主体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实现5.4亿元。博兴的税收增长相对平稳,成为财政增长的基础。
无棣县(10.72亿)、惠民县(9.36亿)、沾化区(9.17亿)三地财政收入均在10亿左右。无棣1-5月财政同比增长13.0%。其中税收收入为8.06亿元,增长15.1%。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5.2%。税收收入增速表现出色,有力推动了财政的表现。
惠民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7%。其中税收收入完成5.98亿元,同比下降4.9%,较2023年同期减收3057万元。惠民的财政虽然增长,但是税收下降,未来增长的基础不牢固。
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8.59亿)和北海经济开发区(8.54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8亿级别。经开区和北海两地的增长分别为4.9%和6.0%,增速相对平稳。
阳信县1-5月财政收入为6.98亿,同比增长8.0%。其中税收收入5.32亿元,同比增长12.0%,增速列七县区第3位。阳信的税收收入增速较快,成为财政增长的有力基础。
市直(4.94亿)和高新区(2.55亿)两地财政收入均在全市下游。市直的财政收入下降幅度较大,影响了财政收入表现。高新区增长为1.6%,呈现增长态势。
对于滨州各地的财政收入表现,你怎么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