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城概况武平-生态会客厅,美丽金武平!

武平,坐落在武夷山脉的最南端,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一座边陲小城,这里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客家长寿之乡”!

1.武平县的基本概况:

武平县,隶属于福建省龙岩市,位于福建省西部、龙岩市西南部,面积2630平方公里。武平县下辖1个街道、14个镇、2个乡。武平县户籍人口38.62万人。

2.武平县的自然条件:

武平县南与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平远县相邻,西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会昌县接壤,被形容为“一脚踏三省、三省一日还”。

武平县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3.武平县的历史文化:

武平县是原革命老区县、中央苏区县。全县诞生了1位上将(刘亚楼)、4位少将。

中山花灯起源于武平中山镇,起初只在“军家人”中流传。宫廷花灯不仅款式高端精巧,连挂灯、闹灯的习俗也隆重别致,军家人以此来显示家族的荣耀和高贵。

武平县永平镇中湍村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小山村,该村以畲[shē]族为主,在畲族的祭祀仪式上,畲族人就会展现传统绝活——刀山火海油锅钉板。

4.武平县的经济发展:

好山好水出好芝,武平紫灵芝是大自然的馈赠。武平县地处武夷山脉最南端,被誉为“全国林改第一县”,同时也是福建省首个“中国天然氧吧”,森林覆盖率达79.7%,孕育出声名远扬的百香果、象洞鸡、紫灵芝、绿茶、富贵籽五大地标特色农产品,与林改结缘的紫灵芝更是特色中的翘楚。灵芝作为中华医药宝库中的瑰宝,蕴含着巨大的养生价值,有“仙草”“瑞草”之美誉,武平县称紫灵芝为“菌王”,食用已有千年之久,一直传承着“宁可无肉,不可无(灵芝)茶”的民谚。武平县现有紫灵芝种植规模3.5万亩,面积全国最大,被誉为“中国紫灵芝之乡”。

5.武平县的交通区位优势:

武平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具有“一脚踏三省、三省一日还”的特殊区位,素有闽西“金三角”之称,是闽西、粤东、赣南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周边有三个机场,县内有2条出省高速公路,能在3小时左右分别到达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大经济特区和四大港口,龙龙高铁开通后,可2.5个小时直达广州、深圳,武平已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闽西南协作区半日经济圈。武平县内有三明永安-武平、漳州古雷港-武平两条出省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龙岩-广东龙川高速铁路。长深高速、漳武高速、龙龙高铁穿过武平县。

6.武平县的旅游资源:

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闻名闽粤赣的旅游胜地,居“武平八大景”之首,有“北武夷,南梁野”的美誉。巍巍梁野山,叠嶂流瀑,古壑飞泉。集齐峡谷、险峰、绝壁、深潭、怪石、密林等多种景观。飞禽走兽,奇花异草,珍贵竹木,遍布整个梁野山自然保护区。

千鹭湖湿地公园,千鹭湖景区因“千亩湿地,白鹭天堂”而得名;生态优美,动植物种类繁多,构成了一部活的“动植物百科全书”,打造了中国第一个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的“淡水红树林”风箱树群落,是“国字号”生态建设项目,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湿地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副其实的“林中湿地,白鹭天堂”!

狮岩景区,位于武平县岩前镇灵岩村,属石灰岩溶洞地貌,因形似狮得名,曾列入中国名胜词典。另有一座叫“均庆院”的古寺,客家人尊崇的守护神——定光佛,被供奉其中,香火鼎盛。景区以千年古寺均庆院为核心,由狮岩、出米石等景点构成。狮岩景区是定光佛肉身(姓郑,名自严,今厦门同安区人)修炼转世成佛之地,其圆寂前因保护客家人幸福安康而受到客家人敬仰,被奉为客家人的“守护神”,景区是定光佛信仰的发源地。同时也是“八仙”之一何仙姑出生地、成仙处。

兴贤坊传统文化街区,结合文化与商业,在展示武平文化的同时,集吃、购、游、玩等于一体的文旅街区,白天精彩缤纷,夜晚流光溢彩。

中山镇,是千年古镇,也是全国罕见“百姓镇”,素有“小京城”之美称,历史悠久,历经沧桑保存下来的古街、迎恩门、相公塔、永安桥等众多文物古迹。该镇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已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民间传统文化,如“军家话”、百家姓氏对联、传统汉剧、舞狮、船灯、宫灯等,都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

7.武平县的特产名吃:

猪胆肝,武平县客家人创制的名优特产,“闽西八大干”之一。主要食材有糯米猪肝、猪胆、五香粉、高梁酒、八角茴香、白糖、甘草。客家先民南迁后,将中原饮食文化与当地土著的饮食经验相融合,逐渐形成了自己新的饮食理念和制作技法,造就了精细清新、古朴醇厚、食养合一的饮食文化。

武平薯包子,的主料为薯,但不是番薯、木薯和药薯(淮山)。福建武平客家话为即称为薯。以其形状不同,或称“棍子薯”“扫帚薯”等。薯包子是名目繁多的包子中唯一不用馅心的包子,个性鲜明,独树一帜。不仅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还具有补益脾胃,益肺滋肾和补气阴、疗消渴之药用功效。滑嫩爽口、鲜香绵糯的薯包子,尽显山村“土”货的魅力。

稻香鸭,采用当地的稻草熏烤技法,在烹制过程中散发出独特的香气。每一片鸭肉都带有酥脆的皮和嫩滑的肉质,同时伴随着稻草香味的弥漫,令人陶醉。一口下去,仿佛置身于稻田之间,尽享美食与大自然的恩赐。

簸箕粄,在客家,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或逢年过节都会制作“簸箕粄” 。簸箕粄是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米浆,舀入直径约三十公分的圆形簸箕内,左右摇动使米浆均匀,用勺子将米浆用小勺盛入簸箕内,放入滚烫的开水锅里猛火蒸,约五分钟后蒸熟成薄薄一层白色粉皮,整张揭下,再把粉皮切成数块,铺上瘦肉丝、笋丝、香菇丝、虾米、豆芽、青菜等,折成带子状,依口味调上油盐、花生米、葱花等佐料,很有意思的做法,口感柔韧滑爽,深受客家人喜爱!

注:欢迎交流学习,如有雷同请告知,有不足请指正。

磊锅开腔了

于灯火阑珊处,于暗香离别时,未曾放弃

相关推荐

石嘴山市行政规划细则

石嘴山市 石嘴山市,宁夏回族自治区辖地级市,位居自治区最北端,东临鄂尔多斯市台地,西踞银川平原北部,为典型的温带大陆 ...

乌兰察布市行政规划细则

乌兰察布市 乌兰察布市,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地处中国正北方,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东部与河北省接壤,东北部与锡林郭勒盟 ...

巴彦淖尔市行政规划细则

巴彦淖尔市 巴彦淖尔市,别称河套、巴盟、巴市,内蒙古自治区辖地级市,“巴彦”为“富饶”之意,“淖尔”为“湖泊”之意,“巴彦淖尔 ...

济南市行政规划细则

济南市 济南市,别称泉城、齐州、泺邑、历城,山东省辖地级市、省会、副省级市、特大城市、济南都市圈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