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旗与国徽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地由两个平行长方形构成。旗面中间是相互交叉的金色弧形齿轮和柴刀。在弧形齿轮和柴刀之间有一颗金色五角星。根据安哥拉宪法说明,红色代表了“安哥拉人民在殖民压迫下所流的鲜血、民族自由斗争与国防。”黑色表达了对“非洲大陆”的颂扬;五角星表示国际主义和进步事业,五个角象征团结、自由、正义、民主与进步。齿轮和砍刀象征着工农劳动者和军队的团结,并表示对早年起来进行武装斗争的农民和战士的纪念。而国旗中的齿轮、星与柴刀的黄色比喻为国家的财富,齿轮有“工人与工业生产”之意,星代表了团结和进步,而柴刀就象征著“农业生产与武装抗争”。
安哥拉国徽仿佛是今日安哥拉的指南:圆形徽面上鲜红的太阳跃出海平面,新生的共和国通体发光,照亮了前程与未来;国徽左侧有玉米、咖啡和棉花枝叶组成的半弧形,它们是国家农业生产的缩影;右侧是象征工人和工业生产的半圈齿轮,工农结合,民族团结。太阳下方,在枝叶与齿轮交叉处,有一本打开的书,暗示着文化教育事业是未来发展与兴旺之本。国徽底部的黄色饰带上有葡萄牙文书写的“安哥拉共和国”字样。
二、概况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拥有约3,500万人口(截至2023年估计),国土面积约为1,246,700平方公里。全国分为18个省,首都为罗安达。官方货币为宽扎(Kwanza)。安哥拉的官方语言为葡萄牙语,同时还有多种土著语言在使用。该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最大的民族是奥温本杜族,其次是金本杜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国庆日是11月11日,纪念1975年的独立。
三、历史
安哥拉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就有人类居住。15世纪末,葡萄牙人开始在此建立殖民地,直至1975年经过长期斗争获得独立。独立后,安哥拉经历了内战,直到2002年才实现全面和平。
四、自然
安哥拉地形多样,从沿海平原到内陆高原,再到北部的刚果盆地。气候也因地理位置不同而异,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中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南部则为半干旱气候。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包括石油、钻石、铁矿等。
五、经济
安哥拉的经济结构传统上高度依赖石油产业,但政府正努力推动经济多元化,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非石油行业的预测增长是安哥拉经济多元化的关键指标,这一转变对于巩固安哥拉长期经济稳定和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六、风景名胜
安哥拉拥有众多自然和文化景观,其中一些值得关注的景点包括:
1. 奎托河瀑布(Kalandula Falls):位于马兰热省,是非洲最大的瀑布之一,以其壮观的落差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游客。
2. 伊利亚德洛沃斯岛(Ilha do Cabo Ledo):这个岛屿以其清澈的海水和白色的沙滩而闻名,是潜水和海滩度假的热门地点。
3. 卡布瓦塔国家公园(Quicama National Park):这个国家公园位于大西洋沿岸,有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是观察野生动物和体验非洲丛林的好去处。
4. 姆班扎刚果(Mbanza Kongo):这座城市曾是刚果王国的首都,拥有许多历史遗迹,包括教堂和博物馆,展现了安哥拉丰富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