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旗与国徽
白俄罗斯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2:1。旗面上半部为红色宽条,下半部为绿色窄条,旗面左侧为具有民族特色的红白花纹竖条。红色代表击败侵略者的白俄罗斯军团之旗帜,象征光荣的过去。绿色代表森林与田地,象征欣欣向荣的大地与未来的希望。左边的花纹代表民族的传统文化与精神的延续,以及人民的团结一致。
白俄罗斯国徽(白俄罗斯语:Дзяржа?ны герб Рэспубл?к? Беларусь、俄语: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герб Республики Беларусь)在1995年白俄罗斯全民公投通过后起用,取代了原有的柏康里亚徽号。白俄罗斯国徽有时被称为“白俄罗斯纹章”,不过由于国徽缺乏一些纹章学的元素,所以这是不正确的称谓。事实上,现时的国徽受到白俄罗斯的前身,即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国徽影响,两者亦因而极之相似。
二、概况
白俄罗斯共和国。面积207 600平方千米。人口 950万。民族 白俄罗斯族占人口的81.2%,俄罗斯族占11.4%,波兰族占3.9%、乌克兰族占2.4%,犹太人占0.3%。语言 官方语言为白俄罗斯语和俄语。宗教 主要信奉东正教。首都 明斯克。政区 全国划分为6个州和首都明斯克市。国庆 7月3日(独立日和共和国日)。货币白俄罗斯卢布。
三、历史
居民原为东斯拉夫人一支。公元9世纪末并入基辅罗斯,后属立陶宛大公国、波兰立陶宛王国。18世纪末并入沙俄。1917年建苏维埃政权。1919年成立白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22年加入苏联。1990年通过《主权宣言》,1991年8月25日宣布独立,12月19日改名为白俄罗斯共和国。1992年1月20日与中国建交。
四、自然
地处东欧平原的内陆国。全境地势低平,北半部低缓冰碛丘陵与平原相间,南半部由冰碛平原过渡到波列西耶低地、沼泽。白俄罗斯垄岗呈东北一西南走向横贯中北部,最高峰捷尔任斯克山海拔345米。有11 000多个晶莹澄澈的湖泊,享有“万湖之国”的美誉。属温和湿润的大陆性气候。主要有钾盐、岩盐、煤炭、磷灰石、褐煤、油页岩和矿泉水等矿产资源。森林覆盖率36%。
五、经济
工业基础较好,机械工业以汽车、农机、金属切割机床为主导部门。化工、电子、光学仪器、石油加工、木材加工、轻工和食品加工等行业均有相当水平。独立以后,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和节能工业。农业和畜牧业较发达,马铃薯、甜菜和亚麻等产量在独联体国家中居前列。铁路和公路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是欧洲交通走廊的组成部分。
六、风景名胜
白俄罗斯明斯克胜利广场位于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市中心,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广场。该广场建于1954年,以纪念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胜纳粹德国而命名。胜利广场的中心是一座高20米的“胜利之柱”,上面安装了一座巨大的铜制雕像,代表着苏联红军的胜利。柱子周围立有12个大理石石碑,代表苏联参战的12个共和国。
白俄罗斯别洛韦日自然保护区(Belovezhskaya Nature Reserve,或称比亚沃维耶扎森林)是一座拥有众多珍稀物种的国家公园,也曾是波兰和俄国君主的狩猎地。这里不仅是欧洲现存唯一的原始森林,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茂密且丰富的森林、难得一见的野生动物,完善而豪华的配套设施,充满冒险与趣味的多种游览路线,让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往,是白俄罗斯一处最值得游玩的自然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