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市政府驻下陆区。位于湖北省东南部,东北与黄冈市隔江相望,东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交界,西南与咸宁市为邻,西靠武汉市,西北接鄂州市。
全市总面积4583平方千米,辖4个区(黄石港区、下陆区、铁山区、西塞山区)、1个县(阳新县),代管1个县级市(大冶市)。截至2022年末,黄石市常住人口244.4万人。
2023年,黄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200亿元。
黄石市行政区划代码为420200,邮政编码为435000,电话区号为0714,车牌号为鄂B。
黄石是中国青铜文化、矿冶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还拥有国家一类水运口岸。黄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17年6月,黄石市被命名为国家卫生城市。2018年10月,黄石市获“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黄石市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延绵于湘江鄂赣三省边境的幕阜山脉,在阳新境内有大小山峰411座。进入大冶,分为大同山(又称南山)、天台山、龙角山、云台山、茗山、黄荆山等去脉。境内较大的山有东方山、黄荆山、云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为阳新境内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岭,海拨867.7米,次高峰为大冶太婆尖,海拨840米,最低处为阳新境内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拨8.7米。
黄石市高校有:大学本科湖北师范大学、湖北理工学院、湖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民办),大专湖北工程职业学院。
黄石市主要景点有:黄石国家矿山公园、鄂王城遗址、青龙山、西塞山、雷山、仙岛湖、东方山、龙凤山,湘鄂赣边区鄂东南革命烈士陵园,龙港革命旧址,汉冶萍煤铁厂矿旧址,大冶兵暴旧址,红三军团革命旧址,黄石市博物馆,阳新县博物馆等。
黄石市主要特产有:印子粑、灵溪豆豉、松花皮蛋、金柯辣椒、黄石港饼等。
历史沿革
夏、商时,今黄石市辖地属荆州。西周,今黄石市辖地为鄂侯领地。周夷王七年(前887年),今黄石市辖地为楚国辖地。
三国时,今黄石市辖地属武昌郡,后改武昌郡为江夏郡。西晋,今市辖地分属武昌郡武昌县、鄂县(后与武昌县合并)、阳新县。东晋,今市辖地分属武昌郡武昌县、阳新县。南朝宋,今市辖地分属武昌、永兴两县。
唐代,今市辖地分属鄂州武昌、永兴两县。五代十国时期,今市辖地先后属于吴、后晋、后汉、后周、南唐。
自宋至民国,今市辖地先后隶属于兴国路、兴国州、武昌府、大冶县。
1927年,大冶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县苏维埃政府,先后隶属于湖北省鄂东革命委员会、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鄂东办事处,湘鄂赣省鄂东南苏维埃政府。1932年,国民政府在省、县之间设立湖北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今市辖地属于湖北省第二专署大冶县。 1938年,改属第一专署。
1942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第五师14旅,在大冶、阳新、鄂城等地先后建立大鄂政务委员会、鄂大政务委员会、阳大政务委员会,统属于鄂南政务委员会领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国民党大冶县政府接管,复置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隶属大冶县辖。1948年,国民党政府将石灰窑和黄石港两镇合并为石黄镇,隶属于大冶县。
1949年5月1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石黄镇、大冶县。1949年6月9日,成立大冶县人民政府。
1950年,将石黄工矿区改组为“黄石市”。1952年6月,大冶县划归黄冈专署管辖。
1959年1月26日,大冶县从黄冈地区划出,改属黄石市;同年12月,撤销大冶县建制,并入黄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复大冶县建制,仍属黄石市。
1979年,黄石正式设立黄石港、石灰窑、下陆、铁山4个县级市辖区。
199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省级高新技术和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5年,大冶撤县建市。
1996年,阳新县从咸宁地区划归黄石市。
2013年5月,阳新县所辖的大王镇、太子镇和金海煤炭开发区,两镇一区由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托管。
下陆区
下陆区,区政府驻新下陆街道。位于黄石市域东北部、主城区中部,区境东接黄石港区、西塞山区,南邻大冶市,西连铁山区,北与鄂州市相连。
下陆区总面积66平方公里,下辖4个街道、1个乡级单位,即:团城山街道、新下陆街道、老下陆街道、东方山街道、长乐山工业园管理委员会。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下陆区常住人口21.52万人。
2023,下陆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15亿元。
下陆区行政区划代码为420204,邮编为435005。
黄石港区
黄石港区,区政府驻沈家营街道。位于黄石市域东北部、主城区东北部,区境东与黄冈市相连,南接西塞山区,西连下陆区,北与鄂州市交界。
黄石港区总面积32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1个管理区,即:沈家营街道、黄石港街道、红旗桥街道、胜阳港街道、江北管理区。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黄石港区常住人口24.16万人。
2023年,黄石港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56.94亿元。
黄石港区行政区划代码为420202,邮编为435000。
西塞山区
西塞山区,区政府驻八泉街道。位于黄石市域东北部、主城区东部,区境北、东与黄冈市(浠水县、蕲春县)隔长江相望,东南连阳新县,西南临大冶市,西邻下陆区,西北毗黄石港区。
西塞山区总面积113平方千米,下辖6个街道、1个镇,即:澄月街道、陈家湾街道、八泉街道、临江街道、黄思湾街道、西塞街道、河口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西塞山区常住人口19.72万人。
2022年,西塞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34.58亿元。
西塞山区行政区划代码为420203,邮编为435001。
铁山区·黄石开发区
铁山区(与黄石经济开发区实现“区政”合一管理体制),区政府驻铁山街道。位于黄石市域东北部、主城区西部,区境东连下陆区,南、西接大冶市,北与鄂州市毗邻。
铁山区总面积28平方千米,实际管辖470平方公里,下辖铁山区的1个街道(铁山街道),托管大冶市的金山街道、汪仁镇,阳新县的太子镇、大王镇。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铁山区常住人口4.19万人。
2023年,开发区·铁山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48亿元。
铁山区行政区划代码为420205,邮编为435006。
大冶市
大冶市,市政府驻东岳路街道。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黄石市域西北部、长江中游南岸,市境东、南连阳新县,西南与咸宁市、武汉市相连,西、西北与鄂州市交界,东北毗邻铁山区、下陆区、西塞山区。
大冶市总面积1566平方千米,辖5个街道、10个镇、1个乡、2个管理区,即:东岳路街道、东风路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金山街道、还地桥镇、保安镇、金山店镇、陈贵镇、灵乡镇、金牛镇、刘仁八镇、殷祖镇、大箕铺镇、汪仁镇、茗山乡、东风农场管理区、四顾闸管理处,其中金山街道、汪仁镇由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截至2023年末,大冶市常住人口86.24万人。
2023年,大冶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863.15亿元。
大冶市行政区划代码为420281,邮编为435100。
阳新县
阳新县,县人民政府驻兴国镇。位于黄石市域东南部,县境南与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武宁县)相连,西与咸宁市(咸安区、通山县)毗邻,西北连大冶市,北接西塞山区,东北与黄冈市(蕲春县、武穴市)隔江相望。
阳新县总面积2778平方千米,辖17个镇、3个农场、2个开发区/新区,即:兴国镇、富池镇、黄颡口镇、韦源口镇、太子镇、大王镇、陶港镇、白沙镇、浮屠镇、三溪镇、龙港镇、洋港镇、排市镇、木港镇、枫林镇、王英镇、率洲农场、 半壁山农场、荆头山农场、金海开发区、城东新区,其中太子镇、大王镇由黄石经济技术开发区托管。截止2022年末,阳新县户籍人口为111.79万人。
2023年,阳新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500.8亿元
阳新县行政区划代码为420222,邮编为435200。
注:图片仅供参考,高校来源于教育部网站,政府驻地、面积、邮编来源于民政部网站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