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尔兹奖,又译为菲尔茨奖,是依照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要求设立的国际性数学奖项,于1936年首次颁发。菲尔兹奖是数学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之一。因诺贝尔奖未设置数学奖,故该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菲尔兹奖每四年颁发一次,在由国际数学联合会主办的四年一度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举行颁奖仪式,每次授予2至4名有卓越贡献的数学家。获奖者每人能获得1.5万加拿大元,约合人民币7.86万元奖金和金质奖章一枚。
截至2022年,世界上共有65位数学家获得菲尔兹奖,其中2位为华裔数学家,分别是1982年获奖的数学家丘成桐和2006年获奖的数学家陶哲轩。世界各高校按照最多获奖人数的排名依次为法国巴黎文理研究大学(19位)、美国哈佛大学(18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17位)。
菲尔兹奖历年获奖者
1、1936年
拉尔斯·瓦莱里安·阿尔福斯,美国(芬兰裔);
杰西·道格拉斯,美国。
2、1950年
年坎布里奇罗朗·施瓦尔兹,法国;
阿特尔·赛尔伯格,美国(挪威裔)。
3、1954年
小平邦彦,日本;
让-皮埃尔·塞尔,法国。
4、1958年
克劳斯·费里德里希·罗斯,英国(德裔);
雷内·托姆,法国。
5、1962年
拉尔斯·霍尔曼德尔,瑞典;
约翰·米尔诺,美国。
6、1966年
迈克尔·法兰西斯·阿提雅,英国;
鲍尔·约瑟夫·科恩,美国;
亚力山大·格罗登迪克,法国;
斯蒂芬·斯梅尔,美国。
7、1970年
尼斯阿兰·贝克,英国;
广中平祐,日本;
谢尔盖·彼得洛维奇·诺维科夫,苏联;
约翰·格里格·汤普逊,美国。
8、1974年
大卫·布赖恩特·曼福德,美国(英裔);
恩里科·庞比里,意大利;
9、1978年
查里斯·费弗曼,美国;
皮埃尔·德利涅,比利时;
丹尼尔·奎伦,美国;
格雷戈里·马古利斯,苏联。
10、1982年
阿兰·孔耐,法国;
威廉·瑟斯顿,美国;
丘成桐,美国(华裔)。
11、1986年
法尔廷斯,德国;
唐纳森,英国;
迈克尔·哈特利·弗里德曼,美国。
12、1990年
德里费尔德,苏联;
沃恩·琼斯,新西兰;
森重文,日本;
爱德华·威滕,美国。
13、1994年
布尔盖恩,比利时;
利翁,法国;
约克兹,法国;
叶菲姆·泽尔曼诺夫,俄罗斯。
14、1998年
博切尔兹,英国;
高尔斯,英国;
孔采维奇,俄罗斯;
麦克马兰,美国;
安德鲁·怀尔斯,英国。
15、2002年
洛朗·拉佛阁,法国;
符拉基米尔·弗沃特斯基,俄罗斯。
16、2006
安德烈·奥昆科夫,美国(俄裔);
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俄罗斯;
陶哲轩,澳大利亚(华裔);
温德林·沃纳,法国(德裔)。
17、2010年
吴宝珠,法国(越南裔);
埃隆·林登施特劳斯,以色列;
斯坦尼斯拉夫·斯米尔诺夫,俄罗斯;
赛德里克·维拉尼,法国。
18、2014年
阿图尔·阿维拉,法国(巴西裔);
曼纽尔·巴尔加瓦,美国/加拿大(印度裔);
马丁·海尔,奥地利;
玛利亚姆·米尔扎哈尼,美国(伊朗裔、女性),首位女性获奖者。
19、2018年
彼得·朔尔策,德国;
考切尔·比尔卡尔,伊朗;
阿莱西奥·菲加利,意大利;
阿克萨伊·文卡特什,澳大利亚(印度裔)。
20、2022年
许埈珥,美国(韩国裔);
玛丽娜·维亚佐夫斯卡,乌克兰(瑞士),女性数学家;
雨果·迪米尼-科潘,法国;
詹姆斯·梅纳德,英国。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