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邮电大学,位于南京市,简称南邮,是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际电信联盟首个学术成员,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国际电信联盟亚太电信组织在华培训基地之一;是以电子信息为特色,工学门类为主体,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本硕博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前身是1942年创办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战时邮务总局干部训练班,历经“战邮”学校、山东大学邮电专科部、华东邮电学校等阶段,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2013年,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成为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的“双一流”建设高校。
教学设置:
学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类别)12个,本科专业61个。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博士生、硕士生导师120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为57.39%,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比例为96.98%。曾经引进江苏省属高校首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现有中国两院院士(含双聘)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50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9人,国外院士8人。
院系设置:
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学院(产教融合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物联网学院、理学院、地理与生物信息学院、现代邮政学院、传媒与艺术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外国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体育部、应用技术学院、工程训练中心。
重点学科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智能电网与控制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管理科学与工程、光学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软件工程 外国语言文学 数学 物理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 设计学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
学科评估:
光学工程B+、电子科学与技术B+、信息与通信工程B+、软件工程B、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控制科学与工程C+、管理科学与工程C、工商管理C、仪器科学与技术C-。
实验室建设:
射频集成与微组装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通信与网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省部共建有机电子与信息显示国家重点实验室
宽带无线通信与传感网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博士一级学科授权点:
数学、物理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
院士风采:
黄维 吴培亨 刘尚合 张明高 贲 德 (含双聘)
博导风采;
郭宇锋、蔡志匡、张长春、叶小娟 孙华斌、连晓娟、刘晓艳 陈蕾 陈宗章 戴华 董振江 付雄 黄海平 季一木 李云 李炳祥 李建民 李培丽 卞临沂 鲍碧清 崔美荣 晁洁 王堃 孙雁飞 何利文 张载龙 李兴鳌 唐加山 王友国 温 勇 汪业周 许和隆 葛玉红
就业情况:
毕业去向落实率为:本科98.23%,研究生99.05%。校招主要单位有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设备商(华为,深信服)等。
毕业生主要去向有;1大中型互联网企业:比如;阿里巴巴、腾讯、华为等国内知名互联网企业,2通信网络运营商:比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大型通信网络运营商。3.政府机关:比如;法学类的毕业生会选择在各级政府机关、律师事务所、公检法等机构就业,4.科研院所:比如;毕业生会选择在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从事科研工作,总之,南京邮电大学的毕业生可以在互联网、通信、政府机关、高校和研究机构等各个方面就业。
南京邮电大学地理位置优越、教学实施完备、学校环境优美、师资力量雄厚、教学严谨、学术氛围浓厚、专业性价比非常高,保研率和考研率很高,是个严谨治学的好地方,值得关注。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