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简介

东北大学,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三方重点共建,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确定的首批12个未来技术学院建设高校,入选的国家级科教类项目有“强基计划 ”、“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是21世纪学术联盟、中俄综合性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理事单位,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始建于1923年4月。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理学院(部分)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60年10月,被中央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87年,在河北省的秦皇岛市设立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1997年,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

院系设置:

文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理学院、资源与土木工程学院、冶金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软件学院、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健康学院、江河建筑学员、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学院、国防皎月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秦皇岛分校、东北大学悉尼智能科技学院。

师资力量:

有教职工4512人,其中专任教师2938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特级教师4人,海外院士6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26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84人次。

教学设置:

学校设有23个学院,80个本科专业。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48个一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18个二级学科辽宁省重点学科,辽宁省重点培育学科。

重点学科:

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科学技术哲学、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

国家级特色专业:

冶金工程、自动化、公共事业管理、软件工程、安全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采矿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

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采矿工程、科学技术哲学

学科评估:

控制科学与工程A、材料科学与工程A-、计算机科学与技术A-、软件工程A-、机械工程B+、冶金工程B+、矿业工程B+、管理科学与工程B+、公共管理B+、哲学B、化学B、信息与通信工程B、工商管理B、物理学B-、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B-、土木工程B-、生物医学工程B-、安全科学与工程B-、数学C+、电气工程C+、环境科学与工程C+、生物学C、力学C、测绘科学与技术C、化学工程与技术C-、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C-。

一级学科博士点:

哲学、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

一级学科硕士点:

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设计学。

博士后流动站:

哲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艺术学理论

科研与实验室建设:

东北大学设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基地12个,有国家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联合实验室14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专业技术创新中心、工程实验室等省级机构56个,其中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沈阳市级科研基地16个和异地科研机构5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

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软件架构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工业智能与系统优化国家级前沿科学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先进钢铁材料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轧制技术研究基地)

难采选铁矿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真空技术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合作)

铝电子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合作)

电磁冶金技术及装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材料各向异性与织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航空动力装备振动及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B类)

深部金属矿山安全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工业数据解析与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医学影像计算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特殊钢先进冶金工艺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复杂网络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流程工业数字化仪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有色金属冶金过程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医学成像与智能分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液晶功能高分子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金属材料微结构设计与控制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高档数控机床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特种钢冶炼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采矿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机械装备动力学可靠性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数字化装备综合信息处理系统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制造系统与物流优化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复杂装备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非煤矿山安全技术及工程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矿物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流动分析与装备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冶金资源循环科学重点实验室

辽宁省大数据管理与分析重点实验室

杰出人才:

中国科学院院士:闻邦椿、王国法、李得天、

中国工程院院士:柴天佑、王国栋、冯夏庭、唐立新

海外院士:高波

国家级特级教师:娄成武、翟玉春、姜茂发、顾晓薇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王兴伟、朱志良、朱万成、孙秋野

博导风采:

娄成武、曹海军、雷国平、吕晓、杜宝贵、顾海波、李兆友、张志元、田鹏颖、任鹏、陈凡、陈多闻、秦书生、于春玲、朱春艳、包国光、樊治平、蒋忠中、张翠华、姜艳萍、张尧、王世权、苑莹、王建伟、黄玮强、孙世敏、孙新波、郭伏、刘会立、张铁、王建华、徐章润、于永亮、孟凡宝、袁惠群、李永强、李健、陈肖慧、白质明、张鑫、杜安、公卫江、李林、朱万成、唐春安、王青、杨天鸿、邢军、孙效玉、魏德洲、沈岩柏、印万忠、袁致涛、朱一民、许开立、张培红、李 刚、巩恩普、王恩德、赵文、王连广、刘善军、车德福、胡筱敏、徐新阳、冯夏庭、刘造保、李元辉、杨成祥、蔡明、姜茂发、刘承军、闵义、姜周华、李花兵、董艳伍、于庆波、董辉、张力、罗洪杰、张廷安、刘燕、陈岁元、蒋敏、刘莉、茹红强、孙旭东、蔡明晖、李小武、李鹤、周世华、程军、刘宇、钱文学、李晖、刘扬、何大阔、刘建昌、王建辉、薛定宇、李鸿儒 、郭贵冰、李丹程、任涛、宋 杰、孟龙、钱唯、姚育东、赵越、黄学石、韩力、许家林、范永强、王斐、房立金、付俊、方正。

校区情况:

东北大学实行多校区办学,分别为南湖校区、浑南校区、沈河校区和秦皇岛分校。

南湖校区

南湖校区为主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巷11号,南滨浑河,北畔南湖。目前主校区有10个宿舍楼、1个留学生公寓、1个培训学生公寓;场地设施有五五体育场、五四体育场、刘长春体育馆;教学场馆有汉卿会堂、逸夫楼、宁恩承图书馆、机电学馆、大学生活动中心、采矿馆、冶金馆等多栋建筑。共栽植各种乔木818株,灌木975株,广场及道路铺装23355平方米,人行道22000平方米,沥青路面4350平方米,草坪3万余平方米。

浑南校区

东北大学浑南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95号,距东北大学南湖校区16公里。校区占地面积8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投入使用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包括1号教学楼、图书馆、信息学馆、生命学馆、文管学馆、建筑学馆、体育馆、学生1.2.3.4.5号宿舍、学生生活服务中心、能源动力中心、中心变电所等15栋建筑。

沈河校区

东北大学沈河校区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化东路89号,与东北大学本部相距6公里。校区占地面积220605.5平方米,其中文化东路89号(校园区)173,241.60平方米;文化东路80号(北家属区)占地24,244.80平方米;方家栏18号(大坝区)占地6,703.17平方米;校区东住宅区(32、34、36号楼)占地9,976平方米;校区南住宅区(89-1、2、3号楼)6,440平方米。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食堂、学生宿舍、家属住宅等建筑面积140038平方米。

秦皇岛分校

秦皇岛分校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泰山路143号,北倚燕山、南临渤海,是东北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占地700.68亩,建筑面积348669.12平方米。462008年8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校作为成立奥运独立训练场馆的京外高校,体育馆承担了奥运会期间巴西、阿根廷、意大利等9支国奥足球队的接待及训练任务。

校园风貌:

汉卿会堂

东北大学汉卿会堂于2003年9月东北学八十周年校庆之际竣工,由校内教职员工学生、海内外团体、个人和校友捐资修建。汉卿会堂的使用包括展览、会议接待和学术交流。展览内容有张学良老校长业绩展、东北大学校史展、徐放捐赠文物书画展。汉卿会堂每年都会迎来大批校友参观,并在会议室举行校友座谈会、师生见面会等活动。

逸夫楼

东北大学逸夫教学楼是第十四批邵氏教育赠款建设项目,建设规模10200平方米,框架式结构,楼层四层,内设现代化教学170人教室10间、135人教室11间、105人教室14间,可容纳学生4000余人。

刘长春体育馆

刘长春体育馆是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东北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项目,由沈阳市政府投资建设。总建筑面积10992.81平方米,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主体高度为23.98米。体育馆内座席总数为5000余席,其中固定座位1000余座,活动座位4000余座。馆内共可提供3块篮球场地、22块乒乓球场地,可以举行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多种体育比赛。体育馆内设有新闻中心、会议室、贵宾休息室、标准运动员休息室等多种辅助用房,可以满足举办国际单项体育比赛和各种大型活动的要求。

体育馆外西侧广场上,竖立了一座刘长春青铜塑像,塑像以刘长春在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赛场上右脚尖触地的照片为原型创作,人像高2.7米,大理石底座高1.9米。以纪念在东北大学的舞台上成长起来的“中国奥运第一人”刘长春,并激励在校学生发奋成才,弘扬“超越自我、奋勇拼搏”的奥林匹克精神,体育馆也因此被命名为“刘长春”体育馆。

磊锅开腔了

于灯火阑珊处,于暗香离别时,未曾放弃

相关推荐

沈阳理工大学简介

东北军工第一校;沈阳理工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军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兵工专门人才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本 ...

沈阳工程学院简介

沈阳工程学院是2003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始建于1952年)与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始建于1947年)合 ...

大连交通大学简介

大连交通大学: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共建高校 ,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 ...

沈阳农业大学简介

沈阳农业大学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市,东与世界文化遗产清福陵毗邻,南与沈水浑河相望,北倚天柱山,占地面积10246亩 ...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