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津南区、静海区三地是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三地的发展表现。
滨海新区要建设“一基地三区”核心标志区、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
新区要积极打造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契机,发挥滨海新区在京津发展主轴与环渤海发展带交汇节点的战略优势,壮大自身发展。
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以智能科技、绿色石化、汽车工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现代服务业等“1+3+4”主导产业。
新区要一方面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奠定产业发展基础。加快绿色石化产业向精细化转型。加快汽车产业持续转型,推动整车新能源的进展,从而带动产业链的发展,加快打造综合型汽车产业集聚区。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核心,作为国际级新区,滨海新区在这一方面有较强的政策优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链发展,加快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研究基地、法尔玛小核酸产业基地的发展,巩固在该产业上的发展优势,有助于新区新兴产业的规模壮大。
津南区要建设京津冀绿色生态标志区、环渤海创新发展聚集区、北方国际会展经济功能区、津沽特色城乡融合典范区。
积极承接北京产业向外疏散,引入更多符合自身发展的相关产业,借此壮大自身产业规模,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津南打造“3+2+1”现代化产业体系。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集成电路3个优势产业,现代轻工、生命健康2个传统产业,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
津南的优势产业主要在能源电子、先进钢铁材料、智能设备、石油设备、汽车零部件、集成电路设备等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津南制造业发展的新兴支柱力量。
津南建设的集成电路设备产业主题园区以华海清科为龙头,吸引了砺铸智能、锐洁机器人、帝京真空等一批上下游企业,产业链不断延长。产业链的延长和壮大,将推动该产业的发展。
静海区要建设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示范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先行区、天津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功能区。
静海区是天津市的工业大区,工业发展基础雄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主导产业,积极推动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优化提升装备制造、金属加工及制品、特色食品3条优势传统产业。
静海积极拓展新能源乘用车制造项目,推进动力电池回收这一前沿产业的发展,构建全生命周期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成为静海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的支柱。生物医药、中医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产业在静海区的发展也较为理想,为其经济提供了有力支撑。
对于三地未来的发展,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