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转移支付?财政转移支付是指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无偿拨付的资金,包括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其主要用于解决地区财政不平衡问题,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达到10万亿。现在我们一起来看各省接收的转移支付有多少!
四川2023年转移支付为6775.00亿,继续保持在各省前列,也是仅有的六千亿级别。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在资金方面的需求较大,这也是转移支付多的重要因素。
河南(5908.54亿)、河北(5044.05亿)、湖南(5007.15亿)三地转移支付总量均在五千亿。河南继续位居各省第二位。河北则在2023年的金额出现大幅增长,一举突破五千亿,也跻身了各省前三甲。湖南的金额也突破了五千亿级别。
湖北(4853.90亿)、黑龙江(4750.77亿)、云南(4374.22亿)、安徽(4364.77亿)、新疆(4234.94亿)、广西(4105.60亿)六地转移支付金额均在四千亿级别。安徽和新疆两地的转移金额均突破了四千亿大关。黑龙江是东北三省中接受转移支付金额最高的省份。
贵州(3920.65亿)、山东(3751.53亿)、江西(3684.99亿)、内蒙古(3601.71亿)、甘肃(3598.41亿)五地财政收入均在3000亿级别。其中贵州的总量已经接近四千亿大关。山东作为各省中的财政净上缴省份,其接受的转移支付也较高。
辽宁(3490.23亿)、陕西(3342.02亿)、吉林(3231.08亿)三地接受的转移支付金额均在三千亿级别。辽宁和吉林两座东北省份的支付转移金额较高。
广东(2798.38亿)、江苏(2552.61亿)、山西(2543.04亿)、西藏(2527.55亿)、重庆(2503.27亿)五地的转移支付金额均在两千亿级别。广东和江苏两大财政净上缴省份也接受了一定规模的支付转移。作为直辖市之一,重庆是唯一没有实现财政净上缴的城市。
福建(1854.92亿)、青海(1704.86亿)、北京(1519.39亿)三地金额均在1500-2000亿。青海的人口规模不大,而且属于内陆省份,其转移支付的规模也较高。
浙江(1309.08亿)、宁夏(1288.32亿)、海南(1252.71亿)、上海(1216.47亿)、新疆兵团(1194.58亿)、天津(840.47亿)六地的转移支付金额位居各省下游。六地的中除了浙江人口规模较大,其余人口都相对较低,这也是转移支付金额较低的一个因素。
对于各地的转移支付金额,你怎么看?
暂无评论
要发表评论,您必须先 登录